土壤基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风化-成土过程中形成的、由<0.01毫米的矿质和有机颗粒组成的连续相。包括0.009毫米-0.005毫米的粗基质颗粒、0.004毫米-0.002毫米的细基质颗粒和<0.002毫米的细粒物质,并可分为浊松基质、黏结基质、胶凝基质、高度胶凝基质和絮凝基质等。鉴定土壤基质类型,有助于判断:①土壤的风化-成土阶段,由低级至高级表现为浊松基质->黏结基质->胶凝基质->高度胶凝基质;②土壤肥力水平(高度熟化土壤的耕层中多具凝基质);③土壤基质与粗骨颗粒的比例(基质比),反映土壤总的颗粒组成特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