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缘起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各国文学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显示主义因素。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倾向日趋强烈。人文主义文学 古典文学启蒙文学等无不在客观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方面累计了丰富发的经验,在创作实践上形成了现实主义传统。在文学理论上,自古子那的亚里斯多德提出模仿说以来,许多文艺理论家对现实主义理论进行了探讨。18世纪末,席勒系统地总结了西方文学发展中的两种基本倾向,首次提出了现实主义概念,界定了再现现实的现实主义与表现理想的浪漫主义这两种基本的创作倾向。19世纪20年代末,斯丹达尔率先提出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纲领。以后,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进一部奠定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继承了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创作出许多真实地放映现实生活、暴露资本主义黑暗的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逐渐取代了浪漫主义而汇成新的文学潮流。
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渐渐成为文学的主要潮流。那时,古典主义几乎绝迹,浪漫主义退居次要地位。现实主义文学按事实描写生活,它因对现存秩序的强烈批判,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它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描绘个人在克服周围环境带来的挫折中所进行的斗争。现实主义者爱用长篇小说这种形式,因此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潮流盛行的历史原因:工业革命在西欧开展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矛盾和弊端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和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成为文学的主流。
19世纪30年代在欧洲兴起的按事实描写生活,并对现存秩序进行强烈批判的文学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特点:强烈批判现存秩序;长篇小说居多。
①法国:巴尔扎克善于暴露隐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行为动机,其巨著《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前半期整个法国社会主义的生活画卷;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法国各方面的社会生活。
②俄国: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展示了农奴主的丑恶嘴脸,批判了腐朽的农奴制度;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反映了俄国社会大动荡的本质;《战争与和平》反映了1812年的卫国战争,描写了俄罗斯社会的整整一个时代。
③美国: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等短篇小说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淋漓尽致地挖苦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选举”,揭露了政治斗争上的腐败与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