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白釉刻花莲瓣纹龙首净瓶
说明:现藏定州市博物馆。 高60.5厘米,口径2厘米,腹径19.1厘米,足径10.1厘米。
小口,细颈,颈中部凸起有沿,上部看上去如同倒置的漏斗,下半部呈竹节形。肩及上腹饱满,下腹瘦长。肩部安龙首形流,龙首高昂,张口露齿,二目圆睁。1969年河北定县净众院塔基出土。定州博物馆藏。
胎质白腻,釉色乳白微泛灰,稍有垂浆釉痕,足底无釉。采用堆贴、刻花和划花技法,瓶上颈划覆仰莲瓣纹,以双弦纹隔开,相轮形圆盘,鼓面饰覆莲纹两层,下颈饰弦纹,肩部刻覆莲纹三层,上腹部刻缠枝花纹,枝叶蔓卷,下腹刻仰莲纹四层。纹饰富丽华贵。小口长颈,颈中部附一相轮状圆盘,溜肩鼓腹,下腹修长,卧足稍撇。瓶颈上半部分及肩、下腹刻多层凸起的莲瓣纹。器身一侧塑龙首流,头高昂,颈粗短,前额突耸,双角并合后折上扬,怒目,侧耳,上颌启扬,露门牙和舌尖,下颌短饰一撮龙须,造型巍峨挺拔。定窑产品以中小型器物为主,大器十分少见。形体高大,造型精美,装饰华丽,实为难得的珍品。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施入塔基。1969年河北定州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现藏定州市博物馆。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自唐代始创历经五代、宋、金四朝盛极而衰,一直以烧造白瓷为主。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所藏传世或出土的定瓷精品曾给我们留下过深刻的记忆,但是,看了定州北宋塔基出土历代艺术精品展览以后,所有参观者都被这批独一无二的定瓷艺术珍品深深地震撼了。定窑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确当之无愧。
佛教用器皿:一组白釉净瓶。净瓶是佛教僧侣随身携带的“十八物”之一,起源于印度,并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国。唐、宋时期的净瓶由各种金属或陶瓷等材料制成,是佛教僧侣用来贮水或净手的器皿。净瓶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将手工拉坯分段成型的长颈瓶作为器身,在长颈瓶的撇口上接塑倒置喇叭状瓶口作为长颈瓶口的延伸,另外,在瓶身肩部开孔安装不同形式的瓶流,使净瓶的器形亭亭玉立,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
静志寺和净众院塔基地宫所出定窑白瓷的胎釉非同一般,釉质细腻莹润,釉色洁白如新,比我们常见传世或出土的定窑白瓷器物的白度要高很多,估计是窑场专门为寺庙特制的供奉用器,其品质超乎寻常。
过去曾经看到过很多馆藏的定瓷,在脑子里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印象。但是,这次在定州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馆看到的北宋塔基地宫和曲阳涧瓷村晚唐、五代墓葬出土的定瓷,把已往对定瓷的印象全部刷新了,可以用“震撼”二字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