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头

简介樟木头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面积66.6平方公里,毗邻港澳,地处深圳、惠州、东莞三市的中心地带,广深铁路、京九铁路、东深公路、莞惠公路在此交汇,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交通非常便利,前往广州、深圳、惠州、澳门、香港方便快捷,形成发达的海陆空交通体系。
樟木头镇在明朝以前,称为“泰安”。到清朝时期,这里四周举目皆是樟树林,相传当时有一位官员出巡路过此地,因感疲累,于是觅得林中一块石头,稍做歇息,随即闻到幽幽清香,顿觉心旷神怡,便问随从这种树木的名称,随员查证禀告为樟树,而大人坐的树头为樟木头。巡官乃一时与之所至,将“泰安”易名“樟木头”镇,沿用迄今。
樟木头也是东莞著名侨乡。90年代以后政府积极吸引香港等地的外来投资,城镇发展日新月异,商业蓬勃发展,故赢得“小香港”美誉。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镇政府决定融资150多亿人民币,在三至五年内建设十二项重点工程,使城市功能更加齐全,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近年来,樟木头充分利用“港商会”和“台商会”的桥梁作用,积极吸引外资,精心打造“小香港”城市品牌。同时以商贸服务业、房地产业及工业作为全镇三大支柱产业,鼓励外商重点投资。
樟木头镇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是东莞市唯一的客家镇。有一批优秀旅游景点,包括全国最大的古代家具博物馆——冠和博物馆、世界最大的雕塑博物馆、观音山森林公园、官仓古庙、御景缤纷世界等。此外,这里还有渊远留传的麒麟舞艺术,民族文化特色浓厚。
观音山森林公园位于樟木头境内东南,距离镇中心1.5公里,是集生态观光和宗教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主题公园,是市政府批准立项的7个重点开发森林公园之一。园区总面积1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6公里的盘山水泥道路直达海拔488米的山顶,开通了镇中心区至森林公园的专线巴士,2001年接待海内外游客5.6万人次。
1957年12月,樟罗、樟洋、石官、丰石四个小乡合并为樟木头大乡人民委员会。
1958年9月,樟木头大乡、谢岗大乡合并为樟木头人民公社,设有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9月,撤销人民公社制度,设立区建制,中共樟木头区委员会成立,设有樟木头区公所。
1986年,撤区建镇,撤销区公所,设立镇建制。同年4月,樟木头镇人民政府成立。
樟木头,18分钟对接深圳价值中轴
在广州火车东站,广深城际快线——和谐号的售票大厅里,“樟木头”的站台名称显眼而醒目,很多人对樟木头的印象或认识都从这里开始。大多数人都知道,樟木头距离广州约40分钟车程,但是更多人不知道的是,其位于广深之间,接驳深圳罗湖却在18分钟之内。
已实现广深城际公交化的和谐号,每5、6分钟从樟木头开出,经过约18分钟的运行,便可直捣深圳罗湖中心,经由罗湖地铁公交的延展,无论到福田、龙岗抑或香港都随心所欲。(除和谐快线的链接,作为东莞东部的交通重镇,樟木头对开深圳的公车也在30分钟左右抵达布吉等地。)18分钟即可对接上全国第四大城、全球第五大金融中心深圳(港、澳、台除外),樟木头的价值在香港人的眼里早已被发现,在此置业、休闲居住的香港人超逾15万人;这个毗邻深圳的小城深度价值,却一直未被国内的大部分人群发掘。
纵观珠三角范围内,能在18分钟内无缝对接深圳价值中轴的地方屈指可数,樟木头作为深圳的后花园、“小香港”,无论居住、旅游环境都有目共睹,已成为东莞接轨深圳香港的第一站、桥头堡,已吸引了相当部分深圳人在此置业投资。
镇名起源樟木头镇在明朝以前,称为“泰安”。到清朝时期,这里四周举目皆是樟树林,相传当时有一位官员出巡路过此地,因感疲累,于是觅得林中一块石头,稍做歇息,随即闻到幽幽清香,顿觉心旷神怡,便问随从这种树木的名称,随员查证禀告为樟,而大人坐的树头为樟木头。巡官乃一时与之所至,将“泰安”易名“樟木头”镇,沿 用迄今。樟木头镇的客家麒麟舞,有450年的悠久历史,客家逢盛世,麒麟舞吉祥,2001年樟木头镇被广东省命名为“麒麟艺术之乡”。
樟城教育校创办于1959年11月,原为初级中学1969年9月开办普通高中,1982年增设职业班,1999年7月,职业班分离,创办樟木头职业高级中学,2004年9月,职业高级中学并入, 2005年3月学生实行寄宿制管理。学校原校址在樟木头镇墟一村,1987年迁入现校址。学校位于樟木头镇育贤路,占地66666平方米,建筑面积44414.61平方米,绿化率100%。学校依山傍河,绿树叠翠,鸟 语花香,建有标准...

樟城美食剁椒鱼头

湘妃鱼


酱香板鸭
樟城医疗樟木头人民医院位于樟木头镇东城区仙河大道、莞惠公路旁,广深铁路在樟木头镇设有车站,医院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病床310张,职工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8多人,中级职称60余人,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国营非营利性综合性医院,是东莞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是法定产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