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科场案
戊午科场案指的是咸丰八年发生在北京顺天乡试的科场案。
在这年顺天乡试中有一个叫平龄的满洲人考中第七名。平龄平时喜欢戏曲,曾登台演戏,被人轻视,因此,他中举后舆论哗然,称戏子也能考中,令人怀疑其中有弊。御使孟传金参奏,要求复试平龄。于是,咸丰帝派大臣查办,结果发现平龄试卷草稿不全,试卷内错谬之处甚多;此外,还发现另外五十多人的试卷也应复查。咸丰帝就下令将主考官柏葰革职,将副考官朱风标、程庭桂解任,将平龄除名,继续审问。结果查明,主考官柏俊听从家人嘱托而替人换卷;副主考程庭桂在进场后,其子程炳采收受关节条子,交家人带入场内。咸丰九年(1859)2月13日下旨将柏葰处斩,朱风标革职,另一同考官邹石麟革职永不叙用。接着,又详细审问程庭桂接受关节情形,并在七月下旨将程炳采处斩,将程庭桂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围绕这一案件先后有五人被斩,流徙、革职、降级调用、罚俸等数十人。大学士柏葰不仅成为清代科场案中唯一被斩处的一品大员,而且也使他成为我国自实行科举制度以来,因考试作弊而被杀的职位最高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