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撞击

天体撞击是各种天体发生碰撞的现象。多发生于小行星。
恐龙灭绝的撞击事件并非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最有名的是2.3亿年前的撞击,当时世界的物种灭绝了90%,只是大家比较喜欢恐龙,所以对恐龙灭绝的撞击更加感兴趣。地球挨了很多次“砸”,但是沧海桑田,地质变化都磨灭掉了,但是还有100多个坑保存了下来
从理论上讲,太空中的小行星、彗星等小天体撞击地球的可能性的确存在。但俄罗斯科学家根据理论计算后认为,高强度激光可将小天体推离与地球相撞的轨道,或者将其摧毁。
据俄《消息报》日前报道,俄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专家伊瓦什金发表文章指出,可以把对付危险小天体的激光器安装在绕地球运行的空间站或未来的月球基地内,同时为激光器配备用于观察小天体的望远镜和提供电力的电站。
伊瓦什金针对波长3微米的红外激光和半径100至500米、其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克、近似球状的小行星进行了大量理论计算。结果显示,如果发现将给地球带来危险的小行星,且应对时间充裕,就必须发射出威力相当于2.4万吨至290万吨梯恩梯炸药的高强度激光,使小行星表层物质转变成向外发散,并相对于小行星运行方向反向运动的等离子体,产生反向加速度,使小行星脱离与地球相撞的轨道。如果应对时间紧迫,则必须发射出威力相当于400万吨至3340万吨梯恩梯炸药的激光,将其摧毁成对地球无害的小碎块。
伊瓦什金认为,若想发射出能摧毁小天体的激光,激光器射出的红外激光的初始直径须达到约100米。如果未来的单个激光器无法制造如此大直径的激光,可将数个高强度激光器集中起来,共同创造出符合要求的激光。根据计算,这样的激光器需配备发电功率达1300瓦至1.8万瓦的电站。如果空间站上无法安装这样的电站,可以在未来的月球基地上铺设总面积为1300平方公里的太阳能电池板。
伊瓦什金同时指出,上述设想的实现有赖于科技的继续发展,但从理论上说该设想是可行的。
“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

“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是在1993年3月26日由苏梅克夫妇与戴维·利维合作发现的第9颗彗星。它以11年左右的周期绕太阳运动,当它在1992年7月8日离木星最近时,它的彗核被木星引力拉碎成21块,变成绕木星运动的群体。天文学家经过计算,成功地预计了1994年7月17日至22日之间,这颗彗星的碎块将以每秒60千米的速度先后撞击至木星背着地球一面的南纬约44°的地方,这可是一次罕见的天文现象。撞击过程中,在木星上空出现了爆炸、火球、闪光,在木星大气中形成了黑斑。这次天体撞击事件必将在天文学史中留下辉煌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