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琬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汪琬(1624~1691) 清初散文家。字苕文,号钝庵,晚年隐居太湖尧峰山,学者称尧峰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等。后因病辞官归家。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编修,预修《明史》,在馆60余日,后乞病归。

汪琬与侯方域、魏禧合称清初散文"三大家"。他的散文疏畅条达。他主张才气要归于节制,以呼应开阖,操纵顿挫,避免散乱。所谓"扬之欲其高,敛之欲其深"(《答陈霭公书二》)。他反对"以小说为古文辞",认为"既非雅驯,则其归也,亦流于俗学而已矣"(《跋王于一遗集》)。这种观点,偏于正统。他的文风,一般论者认为受欧阳修的影响,而近于南宋诸家。计东为作《生圹志》,则以为"若其文章,溯宋而唐。明理卓绝,似李习之(翱);简洁有气,似柳子厚(宗元)"。《陈处士墓表》、《尧峰山庄记》、《绮里诗选序》、《江天一传》《书沈通明事》等文是其代表作。

汪琬亦能诗,以清丽为宗,成就及影响不如其文。 著有《钝翁类稿》62卷,《续稿》56卷。晚年自删为《尧峰文抄》50卷,包括诗10卷、文40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