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波
作家秦波秦波,本名巴图宝音 男,1933年12月生,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达斡尔族。中共党员。副研究员。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文艺研究班。曾任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小学教师,旗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央民族大学文艺研究所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理事,文学学会理事等职。主要贡献:长期从事少数民族文学工作。为了表彰其取得的成绩,内蒙古作家协会于1986年颁发"三十年来为繁荣发展内蒙文学事业做出显著贡献"的荣誉证书;国家民委于1989年授予其"长期从事民族工作"荣誉证书。培养了许多鄂伦春族干部、人才和党员,培养了各族业余作者。创作发表了许多文学作品,其中叙事诗《勇敢的交通员》1957年获内蒙古文学创作奖;小说《猎村歌声》1981年获内蒙古文学创作奖;鄂伦春族民间故事的搜集1982年获内蒙古民间文学翻译奖;论文《论鄂温克族民间文学》1984年获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论文《从"讷耶尼耶"的由来和文字传说看族源》1990年获内蒙古达斡尔学会优秀成果荣誉证书;文学评论1990年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少数民族文学分会的评论奖荣誉证书。出版有儿童文学散文故事集《漫话山上人》、民间文学集《鄂伦春族民间故事集》、民俗文化专著《达斡尔族风俗志》,并在《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一书担任副主编;《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一书担任主编;合著出版《中华民族》、《教育大辞典》等书;合著5集电视连续剧本《相思草》、13集电视连续剧本《巴拉根仓》、15集电视连续剧本《骁郎、岱夫传奇》。
重庆医科大学教授简介

秦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感染科副主任。
专业
传染病学,肝脏病学
学术职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重庆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专家,重庆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国血液净化》、《肝博士》杂志编委。1998年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
学术专长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及抗病毒治疗,肝衰竭及其并发症的治疗研究。
科研项目
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目前主持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重大专项基金子课题、重庆市卫生局重点科研基金项目以及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研究。
科研成果
主持的项目曾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重庆市医学科技成果二等奖”。已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5部,已培养和在读研究生20名。
国际交流
2006年至2007年留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从事有关肝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现继续与其合作进行有关乙型肝炎等课题的深入研究。近年参加了美国肝病年会、亚太肝病年会、沪港肝病会议等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外同行保持有紧密的联系和学术交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