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蠕孢菌腐烂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长蠕孢菌腐烂病也叫网斑病,是一种草坪病害。

1. 病原菌

该病是由网斑长蠕孢菌所引起的。

2. 寄主

细叶羊茅、苇状羊茅、牛尾草。由长蠕孢菌引起的网斑病是在春秋凉爽期间所发生的病害,它常被叫叶斑病,但是叶斑病是由H.sorokinianum所引起的。在夏季暖和气候下,在细叶羊茅上所发生的长蠕孢菌病害实际上是由H.somkinianum所引起的,而不是H.dictyoides引起的。从现有资料看,叶斑是细叶羊茅上主要病害,而不是网斑病。

3. 症状

初始症状与其他长蠕孢菌病害相似,在叶片上出现小的紫至黑色病斑,最终会扩大。细叶羊茅上,病斑扩大至整个叶片宽度;阔叶片的羊茅草上,像苇状羊茅、牛尾草上最初出现不规则深至黑色横纹,这些黑色横纹相交结在一起,形成网状,称为“网斑病”。

4. 发生

网斑病的发生与草地早熟禾萎蔫病相似。真菌在感病植株上严重侵染,在春秋凉爽气候期间,叶斑与根颈和根腐两者同时发生。在暖和天气,细叶羊茅的衰退病是由H.sorokinianum所引起的。在植株和草垫上度过休眠期。在春天植株被侵染的部分产生的分生孢子由水溅或风刮到健康植株组织。在春天,病害叶斑阶段不太引人注意。虽然症状不会扩大,但夏天暖和天气时,在细叶羊茅上容易分离到H.sorokinianum不管是哪一种长蠕孢菌,可能两者都有,它们都限制了细叶羊茅的广泛使用。寻找抗病品种使之在冷型草带的暖和地区能更广泛使用细羊茅。

5. 防治

(1)栽培技术:细叶羊茅是一种在低水平管理下的禾草。使用少量氮肥及磷、钾肥将有助于细叶羊茅的生长。用小量的水。细叶羊茅能适应相当干旱的条件,而不能忍受过多的水分。苇状羊茅和牛尾草,都喜欢在暖和的条件下生存。

(2)抗病品种:品种C-26的抗病性大概是最好的。重复一下上面所讲的内容,由于长蠕孢菌是夏天的基本病害,所以H.sorokinianum和H.dictyoides是细叶羊茅上主要病原菌。

(3)化学防治:主要使用接触性杀菌剂。每隔7~10天喷药一次,最好是在病发开始前喷药,直至夏末。主要的杀菌剂有:百司清、代森锰锌、朴海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