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峰
阿尔泰山脉塔蓬博格多山汇中的主峰,海拔4374米,耸立于中、蒙两国国界上。自山汇向西北延伸,山势略有降低,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境内后称鲁德内阿尔泰山;从山汇向东南山势逐渐降低,延入蒙古国境内,称蒙古阿尔泰山;至东经99°以东,称戈壁阿尔泰山。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包括奎屯峰、友谊峰至东经92°间的蒙古阿尔泰山南坡部分等。友谊峰区主要由奥陶系灰色、浅灰绿色的浅海-滨海相变质碎屑岩和侵入的花岗岩等组成。历经各地质时期的构造变动和侵蚀、夷平阶段、最后经喜马拉雅运动隆起成为现今山地面貌。山汇地区有4000米以上的高峰数座,山势高峻巍峨,拦截西风环流水汽和北冰洋的部分水汽,年降水量达800~900毫米。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年均温多为负值,现代冰川面积达47平方公里,占阿尔泰山冰川面积15%,形成了阿尔泰山现代冰川作用的中心。阿尔泰山最大的山谷冰川──哈拉斯冰川即发育于此,长10.8公里,面积30.13平方公里,末端海拔2416米,雪线为3000~3100米,是中国末端最低的冰川。这一地区的冰雪融水是额尔齐斯河最大支流──布尔津河的主要水源之一。是中国登顶最晚的山峰,2000年才成功登顶。
历史:历史上阿尔泰山为中国的内山,友谊峰为中国内峰,属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1864年俄国割去阿尔泰山西段,东段(包括友谊峰)仍为中国内山。直到1921年外蒙古独立,中国仅剩下阿尔泰山中段南坡的领土(差一步也成为蒙古国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