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荣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978.03-1982.01: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雷达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2.03-1984.12: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学科获硕士学位1987.03-1990.04: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学科获博士学位1986.11-1991.10: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讲师

1991.11-1994.06: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副教授

1994.07-1997.11: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

1997.12-目前: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总装备部雷达探测技术专家组专家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评估专家组专家

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委员

--------------------------------------------------------------------------------

学科

通信与信息系统

--------------------------------------------------------------------------------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 高频超视距雷达系统理论与技术2 微波雷达成像理论与技术3 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4 抗干扰理论与技术5 弱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等。

--------------------------------------------------------------------------------

论著成果

[1] 国家863项目“逆合成孔径实验雷达”,于1996年12月获航天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于1997年12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国防科工委项目“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关键技术攻关”,于1987年12月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3] 国家863项目“实验ISAR模拟信号源”,于1995年12月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4] 国家863项目“逆合成孔径雷达的研究与实验”,于1991年12月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5] 刘永坦,许荣庆,赵淑清等著,《雷达成像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10

[6] Rongqing XU, Guolin WANG and Zhidao CAO, “Method of Measuring Optical Fiber Delay Line Used in a Wide-band Radar System”, SPIE Vol. 2074 Fiber Optics Reliability and Testing: Benign and Adverse, 1993.9.

[7] Rongqing XU, Zhidao CAO and Fulin SU,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ing for Objects Imbedded in a Half Space Lossy Medium at Close Range”,SPIE Vol. 1875,Ultrahigh Resolution Radar,1993.1.

[8] Rongqing XU, Zhidao CAO and Yongtan LIU, “Motion Compensation for ISAR and Noise Effect”, IEEE AES Magazine, June 1990。

[9] 谢俊好,许荣庆,袁业术,“高频地波舰载超视距雷达中的时空处理”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8.2

[10] 张劲林,许荣庆,刘永坦,“利用Wigner-Ville分布估计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多卜勒中心频率”,《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8.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