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主要学历及工作经历:

2001年10月至今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博士点点长

1996年10月至2000年10任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党委书记

1996年4月至1996年10月任大连理工大学土木系党总支书记

1988年10月至1996年10月任大连理工大学土木系建筑结构教研室主任

1995年9月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1994年9月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3年11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1992年12月被评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1990年12月被评为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

1988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

1982年10月被评为大连理工大学讲师

1982年于大连工学院获硕士学位

1969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 并留校任教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水利部高等学校水利水电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岩石混凝土断裂与强度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砼及预应力砼委员会理事、 全国标准技术委员会砼结构技术委员会委员、高耸构筑物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海洋砼平台的非线性分析、砼的多轴强度及变形研究、砼的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 碾压砼的多轴抗剪强度及变形研究、砼结构的疲劳强度、轻骨料砼及钢纤维砼多轴强 度及变形特性研究、钢筋砼结构非线性分析、砼结构的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分析、 钢筋与砼间的粘结滑移特性、大骨料砼的尺寸效应和粒径效应、具有空间曲线预应力筋的砼梁的预应力损失研究。

指导硕、博士生研究方向:

砼强度理论及本构关系, 钢筋砼与预应力砼结构的基本理论与非线性分析, 碾压砼的力学特性研究, 大体积砼结构设计理论研究, 砼结构的疲劳强度, 砼结构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分析。

出版著作和论文:

著作:

1.多种混凝土破坏准则和本构关系,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2.钢筋砼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单元法,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3.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4.近海混凝土平台,海洋出版社,1992;

5.钢筋砼结构的裂缝控制,海洋出版社,1992;

6.特种结构,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论文:

1.平面应变状态下砼变形和强度特性,水利学报,90年5期

2.三轴加载下砼的变形和强度,水利学报,91年12期

3.钢筋砼海洋采油平台的受力分析和配筋设计,海洋学报,92年14卷1期

4.钢筋砼疲劳性能的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分析,海洋学报,93年15卷3期

5.三轴受压状态下轻骨料砼的强度特性,水利学报,93年6期。

6.钢筋与砼间粘结应力滑移关系的应力变分模型,大连理工大学学报,94年34卷1期。

7.钢纤维砼内时损伤本构模型,水利学报,95年6期。

8.多轴应力下多种砼材料的通用破坏准则,土木工程学报,96年29卷1期。

9.Fatigue Behavior of Unbonded Partially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with Flexure.China Ocean Engineering,1997.

10.Nonlinear Analysis of Concrete Platform. Proceedings of ISOPE,1998.

11.Prestressing Losses in Lightweight Concrete Members. Proceedings of ISOPE,1999.

12.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Model of 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Proceedings of ISOPE,2000.

13.Lightweight Concrete Platform Rain-Flow and Reverse Rain-Flow Counting Method for the Compilation of Fatigue Load Spectrum.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01.

14.Integrated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Offshore Jacket Platform. Proceedings of ISOPE,2002.

科研成果及所受奖励:

1.混凝土静态及动态断裂特性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

2.国家基金及规范项目“混凝土静动力学特性研究”,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

3.国家八.五攻关项目“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电力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

4.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水利部优秀教材二等奖,1995.

5.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新技术研究,电力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

6.高拱坝体型优化及结构设计的研究,能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

7.国家基金及规范项目“新型混凝土在复杂应力下的破坏准则和内时损伤本构模型”,辽宁省建设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

8.大连市疏港路“S”形曲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工程研究,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

9.规范项目“钢纤维混凝土增强机理及其结构设计理论研究”,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2.

在读硕士、博士人数:

硕士:9;博士:19

已毕业硕士博士人数:

硕士:19;博士:1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