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家
采用中国绘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和材质从事绘画创作与研究,并取得一定成就的人。

例如:我国近现代的任伯年、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李可染、陆俨少等:当代的国画家:刘大为、田黎明、范曾、付强、边平山、康文、汪为新、王泰戈、一然、方向、朱新建、袁振西等。
任伯年:1840年生,1896年卒,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他的杰出艺术成就受到世人瞩目。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我国近代金石、书、画大师。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
齐白石:1864年元旦(清同治二年癸亥十一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二十三日)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四岁。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家道贫寒,只读过短暂的私塾,十五岁起从师学木工而以雕花手艺闻名,二十六岁转从萧芗陔、文少可学画像,二十七岁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三十七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馆、茹家冲寄萍堂。自四十岁起,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五十五岁避乱北上,两年后定居北京。时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林风眠等相过从。七十四岁游蜀,与黄宾虹、金松岑相见。
黄宾虹:(1865-1955)现代杰出画家。名质,字朴存、朴岑、亦作朴丞、劈琴、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等。祖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幼喜绘画,课余之暇,兼习篆刻。六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曾从郑 ,陈崇光等学花鸟。后居上海三十年,前二十年,主要在报社、书局任职,从事新闻与美术编辑工作;后转做教育工作,先后任上海各艺术学校的教授。又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术学院任教。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 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耳恭听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七十岁后,后画作品,兴会淋漓、浑厚华滋;喜以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他的书法“钟鼎”的功力较深。其著作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古画微》、《画学编》、《金石书画编》、《画法要旨》等,与邓实合辑《美术丛书》并有辑本《黄宾虹画语录》。
潘天寿:(1897~1971),浙江宁海人。潘天寿原名天授,字太颐,号寿者。晚年号雷婆头峰寿者。 潘天寿年青时自感“无干事之才,只有书画尚能胜任”,因而在诗、书、画、篆刻等方面深入探研。1923年,27岁的潘天寿应聘到上海美专任职,并参与创办上海新华艺专,培养了许多学生。1928年,他到新成立的杭州西湖艺术院任中国画系主任。1955-1965年间,是潘天寿创作、著论丰盛的10年,这时期他曾任全国美协副主席。建有潘天寿纪念馆。
张大千:(1899~1983),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市人。画室名“大风堂”。张大千的一生,才华横溢,极富传奇,建树甚伟,贡献极巨,声名遐迩。 于1983年病逝,享年85岁
李苦禅:(1899~1983)原名英杰,后改名英,号励公,生于山东省高唐县。我国当代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人民的美术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李可染:(1907~1991)江苏徐州人。13岁从师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学习。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国际)西湖艺术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凤眠等教授,研习西画。1943年应聘为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和工作。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他进一步致力于中国画艺术的革新,将"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开一代山水画宗师。
范曾:江苏南通人,1938年生于书香之家,自幼即学习历史、文学和绘画,1959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两年后转入中央美院研究美术史,后又转入中国画系学习。他先后师从吴作人、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刘凌沧诸位名家,深得教益。曾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后又筹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任系主任。
刘大为:男,汉族,山东诸城人,1945年生,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研究生班。擅人物,多以重大题材的人物画及北方少数民族生活风情画为主,画风雄健豪放,超逸洒脱。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展览并发表。有作品获《光明日报》美术奖一等奖,“全国第一届教师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全国第二届连环画展”二等奖,“全国第六届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全国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等单位收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
田黎明:1955年5月生于北京,安徽合肥人。1989年考取卢沉教授研究生,199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北京市美协理事。作品历史画《碑林》获全国第六届美展优秀奖。“肖像系列”之一《小溪》获北京’88国际水墨画展览大奖。出版有《田黎明画集》(荣宝斋)、《田黎明画集》(广西美术出版社)、《田黎明专集》(荣宝斋)、《当代新文人画大系·田黎明画集》(河北教育出版社)等。
霍春阳:1946年出生于河北,196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天津美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系主任、教授,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画院院外画师,天津青年美协顾问,《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特聘画家,新华社新华书画院特聘画家,中央电视台书画院特聘画家,硕士研究生导师。霍春阳倾心元、明、清以来的文人画传统,经过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领悟及对自然之美的悉心体味,潜心追求虚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以“净化人的心灵”为创作宗旨,是我国传统写意花鸟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边平山: 简介:一九五八年生于北京市,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名家研修班。曾任荣宝斋出版社编辑,编辑美术书籍百余种,并获全国优秀编辑一等奖。现客居上海为职业画家,出版有《边平山画集》三种,出版合集二十余种。
朱新建:1953年生于南京。198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协会员,职业画家。1987年为上海美术电影厂、中央电视台设计动画片《老鼠嫁女》、《金元国历险记》、《皮皮鲁和鲁西西》的人物造型。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参加重要展览。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出版有《笔墨随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版;《水墨小品》、《戏曲人物》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版等多种画集。
袁振西;1962年生于陕西宝鸡,原籍江苏徐州睢宁人。新长安画派画家,致力于学术前沿课题研究。现为北京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陕西省美术馆特聘画家,《中国画家》、《神州风情》、《美术家周刊报》编委。作品被《美术》、《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美术天地》、《中国画家》、《鉴藏》、《书画典藏》、《中国画研究》等专业媒体专题报道。近二十几幅作品发表于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名家小品集·5》、《当代中国名家四条屏画选》,出版大型画集五部,2005《美术报》评为西部五省百家之一;2006年中国美术馆西冷厅个展,近年20多次在北京、南京、济南、烟台、大连、广州等特邀参加全国名家提名展,著名美术理论家夏硕琦称其为“墨趣意象型”山水画家。
康文:1967年生于北京,河北南皮人。工于绘画,旁涉书法,独具个人艺术面貌。2006年被中国收藏家协会评为“全国收藏家关注的中青年书画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展、“墨相”乙酉大寒13人联展 、6+1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宋庄制造3、上上国际艺术展、《画语者》艺术家2008(首届)年展等。《鉴宝》、《收藏家》、《中国青年报》、《画风》、《中国书画》、《东方艺术.书法》、《东方艺术.国画》、《江苏画刊》《美术报》、《美与时代》、《十方艺术》、《中国当代瓷画艺术》等刊物均有专题介绍。出版:天瑞堂画语》、《江苏画刊提名21世纪优秀艺术家—康文》等。
汪为新:1995年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工艺美术系,199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汪为新书画艺术展。作品参加北京青年美术作品展.验证实力·中国画家五人展,当代水墨探索展、四人画展、名家画荷展。作品在《美术》、《国画家》、《青少年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中央电视台书坛画苑等媒体中专题介绍。1999年出版《汪为新画集》。
王泰戈,字天翼,啸林斋主人,善画虎、狮、豹、熊、熊猫等,英文名TigerWang.泰戈先生所画狮虎的眼神可谓神来之笔,他扑捉到了这些强悍猛兽瞬间眼神变化,这和他常年在非洲腹地写生是分不开的,他倾其所有,以猛兽为伴,在非洲与当地部落为友,清早和黄昏在荒原深处,秘密观察猛兽扑食狩猎,那才能真正体现出动物界生存的轮回现象,他经常在特制的吉普车内,为了一个镜头或是一种眼神,要蹲守几个小时,如此这般才有了他独一无二的精彩力作。
都说画虎难画骨,我认为此言非常靠谱,主要原因就是这些猛兽不是常人能天天去观察到的,很多老虎的行卧姿势都是传统画法延续下来的,泰戈先生在这个方面做出了巨大的突破,他扑捉到的都是活灵活现的狮虎猛兽的眼神,还有他们瞬间爆发力的身姿,我想这些都是当代一些狮虎猛兽画家所不及的,他不求功名,只是把作品换回的报酬全部投入到他的写生创作上,他经常出没在猛兽出没的地方,这也是他的人生最大的追求,一幅好的作品需要他投入全部精力去创作,整个创作过程的心里满足只有泰戈先生本人能体会到,虽然很苦很累很危险,但他一直在按自己的方式去面对他精彩的艺术人生。
一然一然,法名传立,本名崔建立,又名鉴力。
1974年生于山东高青,佛历2551年于北京法源寺皈依佛门。
《中国美术30年》《艺术在中国》责任编辑,中国民族画院画家。
先后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北京荣宝斋画院首届中国书画家高级研修班,
师从边平山、史国良、程大利、薛永年等先生。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重要学术展览,被国内外诸多个人及艺术机构收藏,出版作品专集、合辑多种。
作品展览
2008
2008荣宝斋画院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北京)
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济南)
大运河沿线城市书画作品展(淮安)
奥运风——当代名家书画展(深圳)
第二届百名优秀书画家提名展(北京)
2007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北京)
山东国际书画艺术博览会(济南)
首届当代优秀书画家作品展(北京)
水墨文章——当代水墨画家3人作品展(北京)
水墨文章——当代水墨画家10人作品展(北京)
画风·市场——中国当代画家邀请展(济南)
2006
当代中国画家邀请展(北京)
山东国际艺术博览会(济南)
零点水墨——齐鲁邀请展(济南)
画风·市场——中国当代画家邀请展(济南)
2005
中国当代中青年画家学术交流展(北京)
海峡两岸美术交流展(台湾)
2003
崔建立、司环环、马鸿雁、王常新书画作品展(淄博)
2001
感悟自然·崔建立书画作品展(淄博)
山东省首届中国画写生创作大展(济南)
2000
中国国际科技文化成果博览会(北京)
中国龙文化艺术大展书画精品展(北京)
山东省跨世纪中国画名家精品展(济南)
出版介绍
《画风》《当代美术》《水墨中国》《水墨前沿》《当代文人画》
《中国画界》《东方画坛》《新编花鸟画谱丛书》《齐鲁书画百家》
《山花》《当代书画篆刻名人大全》《20世纪国际书画名家精品荟萃》
《国际现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2003中国书画百杰·崔建立》
《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名家系列·一然》《当代著名水墨画家·一然》等
于志学:冰雪山水画创始人,现任黑龙江省美协名誉主席、黑龙江省画院荣誉院长、、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五十年来,于志学以 “继承不是重复,一切在于创造”的艺术宗旨、以天、地 、人的 “三元绘画”为目标 进行 不懈的艺术实践。他创造的冰雪山水画,以其特有的原创性艺术语言和独特的技法,表现了“冷逸之美”的冰雪美学核心思想,使传统中国画的表现对象由山、水、云、树拓展到山、水、云、树、冰雪,创立了中国画“白的体系”;他创作的人物和小品画,体现了中国画的 书卷气和笔墨气韵,彰显出时代花鸟画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传统笔墨与当代生活相结合的风范。 在中国画绘画理论上,提出“墨有韵、白有光”的中国水墨画审美内涵、“创建中国画第三审美内涵――用光”的美学观点和“中国美术进入新传统主义时代”的学术主张以及二十一世纪人类新型的审美标准“智邃远”和 “冷文化”等学术思想和概念。 1979 年作品《塞外曲》荣获文化部颁发的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 1983 年被英国伦敦国际出版中心收入《世界名人录》; 1987 年获美国国际传记研究院授予的金钥匙奖牌和终生荣誉勋章; 1990 年作品《杳古清魂》获美国首届国际艺术大赛绘画类一等奖; 1992 年作品《雪月送粮图》获中国美协颁发的金奖; 1995 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颁发的“中国画学术精诚奖”。 1997 年作品《牧鹿女》获文化部、中国诗书画院颁发的《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铜奖; 2004 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授予“黄宾虹奖”, 2006 年荣获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颁发的“文艺终生成就奖”。现已多次出版了《于志学画集》、于志学文集《雪园漫笔》、《东方艺术.于志学专刊》、《文化时空.于志学专刊》、《中国美术家档案、于志学卷》《触类旁通.冰雪技法》、《于志学画冰雪技法》、《冰雪山水画法》和中外美术理论家撰写的《冰雪山水画论》、《冰雪艺术美学》、《中国名画家全集当代卷――于志学》等专著。
胡 平,字鸦石,出生于书画名门世家,毕业于中国工艺美术学院,擅书画,精诗词,通音律。深得祖父胡爽盦先生(被誉为中国画虎第一人,冠以‘虎痴’的雅号)的亲传。在艺术前辈的指点下,她的传统人物画禅意甚浓、自成一家,颇显大家风范。书画作品参加《黄河魂》大型书画邀请展、《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世界华人》书画邀请展、中韩书画名家艺术交流邀请展等。作品多次发表于《中国收藏》、《世界英才》、《艺术丛林》、《中国书画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众多刊物。曾出版《胡平人物小品集》、《胡平书画艺术》、《胡平诗词》等刊物。很多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和艺术机构收藏。现为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文化部诗书画院高级画家、海峡两岸书画名人苑顾问、东方墨道艺术馆馆长、翰墨传承书画院副院长。
王镛:别署凸斋、鼎楼主人等。一九四八年三月生于北京,山西太原人。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梁树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一九八一年在研究生毕业展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并留校执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和发表,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出版专集数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副理事长。
万伟民:男 1964年生,当代著名花鸟画家。1992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并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画教学与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美展,并获奖。数十件作品和论文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文艺理论与批评》、《国画家》、《中国美术教育》、《书与画》、《美术大观》、《美术界》、《人民教育》《中国画》、等国家核心期刊和专业杂志上。 2001年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个人专集《万伟民工笔花鸟画集》 2008年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个人专集《万伟民花鸟画集》现为广东省肇庆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
杨志斌:1956年生于张北。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张家口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河北省画院院外画师。
作品曾参加全国及省市举办的各种展览,其中作品《岁月》入展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工笔画大展。《山里无声》入展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大展,荣获优秀作品奖,作品被大展组委会收藏,入编大型画册。作品《瑞雪无声》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展出,获“庆祝记者节首届全国新闻界书画作品展”一等奖。骏马系列作品共八件分别由天津人美出版社,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全国发行。其国画作品在《迎春花》、《中国当代工笔画精选》、《中国现代工笔画精选》、《历代名家中国画构图》等全国多家专业杂志和报刊发表。2007年在央视中国教育台播出“大写意马系列讲座”。并出版《写意马技法》教学光盘。
严少华:慕白严少,1961年生,白墨堂主,自幼喜欢笔墨,修于草书40多年,在多年的研习中融入了泼彩技法,以白墨为主要表现手法,字画结合,深受藏家喜爱。
白墨泼彩的面世,将改变传统的绘画手法,白墨拓染的神奇美妙的亮世,着意于他的真实情感的挥毫泼洒。对事物表象的深刻感受,不是工笔,不是素描,……作品是印象主义绘画的另类!创新不窠臼!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开创了绘画的新风格。
赵蓓欣:女,中国民建北京委员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丰台区美协常务理事,北京市丰台区美协花鸟画创作室主任.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会员.《中国画家》、《中国画研究》编委,《华夏名流》书画院一级美术师,《艺缘虹》书画院副院长。
李振凯
擅长:油画,中国人物画,书法,篆刻,尤以油画人物和书法著称。
简介:李振凯,字李松,号冰雨,山东宁津人。自幼以地为纸、以水代墨练习中国书画,九岁那年就受到著名书画家白冰先生的精心指导。习书画。系加拿大世界书画家协会笔耕会员。马来西亚中央艺术研究院顾问,中国大众书画社常务理事、书法家、一级美术导师、一级美术鉴赏师。1997——2001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中国画专业。国家一级美术师。其艺术作品曾在全国艺术作品大赛中获奖40余次。2001年——2005年间先后在北京、济南、郑州等地举办了个人书画作品展,赢得了社会好评!并有多家媒体、报纸对其艺术作品作过专题报道。其艺术作品已被许多国家、地区的博物馆、企业及个人收藏。
主要作品及画展
1994年 在全国百津——文明杯写字段位大赛中荣获青少年组二等奖。
1995年 在建国四十六周年画家、书法家、诗人艺术作品大赛中,中国画作品《深山飞练》荣获绘 画组二等奖、书法作品《情系艺海》获得书法组一等奖。
1996年 中国画作品《春雨蒙蒙》荣获全国“楚风杯”篆刻艺术作品大赛金奖 。 1997年 艺术作品《回归》荣获全国“迎回归”艺术作品大奖赛金奖,并被选为精品赴加拿大展出。
1998年 作品《故乡的黄昏》荣获全国“长城杯”大专院校师生文学艺术作品大赛银奖。
1999年 在中国美协三百家艺术作品联展中油画作品《那时候我们还很小》荣获金奖。 在第三届国际金鹅奖书画大展中作品《悄悄话》获铜奖。2000年 在新世纪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大展中书法作品《读》荣获银奖。在“中华魂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大展五百家中荣获金奖。
2001年 5月在北京荣宝斋画廊举办了李冰雨个人艺术作品展。同年11月油画作品《远古的回忆》系列被选为精品参加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独立创作作品《书法系列》被郑州泉画廊收藏。
2002年 3月在济南举办了个人艺术作品展。油画作品《大地本色》在中国西部大地情 全国艺术作品大赛中荣获金奖。独立创作品《敦煌系列》被北京艺美画廊收藏。
2003年 4月在郑州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个人书画作品展、同年9月在郑州美术馆举办了李振凯艺术作品展。独立创作作品《江南水乡》被郑州希雅画廊收藏。11月在郑州创办了雨缘艺术工作室。
2004年 独立创作巨型壁画《静静的沉思》,同年9月独立创作作品《祈 祷》被郑州希雅画廊收藏。11月独立创作油画作品《春夏秋冬》 系列 被郑州泉画廊收藏。
2005年 创作了《百虫大战》系列丛书的全部插图。
2006年 4月创作了德州罗庄居委会大型装饰壁画《高山流水》。6月创作了天衢工业园大型装饰壁画《静静的沉思》
李振凯是七十年代青年一代中唯一能同时拥有“油画家、书法家、国画家、篆刻家、诗人”之称者,著名画家默石说:“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同时在发挥其精神气质方面,也来得直接和强烈。他的书法将书、画、印、诗、西洋画融为一体,“扎实的文化艺术功底、潇洒熟练的笔锋、立意深刻的构思、高雅清秀的色彩,已经构成了画家李振凯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的作品无论是在人文上还是在技法的表现上使他的艺术风格得到了了标新立异的70后艺术家不可多得的艺术素养。
荆兆林:1958 年生。山西关公故里人。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结业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研究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五彩风画家组”主持画家、一级美术师 。
1988 年至 1995 年期间《农家锤歌》、《金秋》等五幅作品先后赴日本参加蒲和国际美术展览,并被日本友人收藏。《月夜》 获全军美术书法作品展览银奖。
1996 年至 2001 年期间《军嫂情》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解放军第九届全国美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秋歌》入选纪念建国五十周年全军美展,在《军事博物馆》展出。《三绝奇逢》获中国书画名家展一等奖 ;《千里走单骑》入选百年经典《中国美术全集》和中国二十世纪《中华民族书画长卷》,并被文化部中国艺术城收藏;《护河仙子》获全国保护母亲河书画大赛银奖。
2002 年至 2004 年期间《绿色梦》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解放军第十届全国美展,在《军事博物馆》展出;《忠义仁勇颂》被美国国会议员布鲁 . 达文斯先生收藏;《枫林雄鹰》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第十七次新人新作展》,在《炎黄艺术馆》展出;《春风》被中央军委收藏;《回娘家》、《秋歌》、《枫林雄鹰》在《美术》和《国画家》上发表。《素月依林》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美展;论文《笔笔生发》、作品《毛毛蛋蛋》发表于《中国书画报》 。
2005 年至 2007 应原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办公室邀请创作的《晚荷清风》、《笑谈天下事》两幅大型作品被收藏;应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委会邀请,创作巨幅人物画《金秋》被收藏并悬挂于天安门城楼大厅;应邀参加《炎黄名人 -- 中国画全国名家精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员提名展》,并多次举办个人画展;近年来在国家级报刊发表作品 300 余幅。出版有《荆兆林画选》、《荆兆林中国画作品辑》、《荆兆林中国画小品精选》、《荆兆林中国画集》、中国画名家艺术研究——《荆兆林国画人物》、《荆兆林画集》等。
张凡:1970年生于江苏,先后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现供职于中国国家画院,并任南京新文人画院院长、南京博物院特聘画家。,《中国新文人画》主编、中国新文人画网艺术总监、中国美协会员、一级美术师。张凡自觉将书法用笔融入画中,灵活运用精熟的笔墨技法,状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生机勃勃的景象,笔力直取万物魂魄。其作品用笔洒脱,飘逸灵动而又有骨气,凝重雅致而富有弹性,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美感。张凡以写心状物,形神兼备;既写出了自然物象之美,也写出了其人格气质、学养胸襟和审美追求与理想。整个画面构图丰富,离披点画、错落有致、浓淡交织、气韵生动;以有限的画面赋予观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使得画作雅俗共赏,具有很高的审美趣味。张凡通过将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和客观物象有机地结合,并以新的形式表现,从而在形神、意趣、情境和墨韵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艺术风貌。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先后在南京、上海、广州、桂林、烟台、济南、潍坊、青岛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深受好评。出版有《张凡山水画集》、《张凡画集》、《张凡书画集》等。
尹天石,别署阗石,又署颠石,自如堂主人,号天河渔夫,广西贺州人。自96年先后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美术创作院。其家学渊源雅厚,生于易学世家,入山水之堂奥,其绘画主张从象、数、理、气、形悟山水,崇尚传统笔墨,师法自然,得真山真水之精微,得笔墨之浑厚。其作品多次参加由中国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大展并被中国炎黄美术馆、中南海、广西博物馆等机构及个人收藏。
历任中国《华夏美术》《国画经典》杂志社副主编、中国石涛艺术研究院理事、A2国际艺术空间创始人,中国美术创作院中国画创作研究山水画家,现居北京。
朱宣咸,(1927年浙江--2002年重庆),中国画画家,木刻版画家与美术教育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起从事中国画与中国新兴木刻版画创作。重庆市美术家协会首任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是成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的筹备人,成立重庆国画院的发起人,重庆美专校的创始人。
半个多世纪来朱宣咸先生创作了不少中国画、版画等作品,并被中国美术馆,大英博物馆,清华大学及各地美术馆博物馆等机构收藏;被《中国年鉴》,《二十世纪中国画》,《中国百年版画 1900--2000》,《寒凝大地--国统区木刻版画集 1930--1949》等大型文献收录;1946年起作品多次入选一系列国家级重要美展(1946年中华美展,1948年中华全国美展,1952年中国画展,1959年第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59年第四届全国版画展览,1962年纪念延讲20年来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等等);发表作品数千次;艺术风格被《美术》、《人民日报》等海内外多种主要与专业媒体多次专题评介;先后出版有《朱宣咸木刻版画集》(1996年),《朱宣咸花鸟画选辑》(1998年)与《朱宣咸风景木刻版画选辑》(1998年);受中国美术家协会委托编辑出版《第六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集》(1985年),也曾编辑出版《重庆中国画选集》(1989年)等大型画册;2000年由文化、新闻、出版等六单位曾联合主办“朱宣咸从艺五十五年画展”;生平被载入《中国美术辞典》、《世界美术家传》和《中国文艺家传记》等国家级辞书。
年轻时就投身人民美术事业和进步学生运动的中共党员、离休干部朱宣咸,早年在上海直接参与鲁迅先生的新文化运动与新兴木刻版画运动,1948年在《观察》杂志社事件中被捕。后与刘开渠、张乐平共同代表上海美术界在《大公报》发表迎接解放的联合宣言;在中华全国美术协会工作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进军到重庆;1951年任中华全国美协重庆执委;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文联委员,重庆国画院艺术顾问,重庆美专校校长等。 长期以来,朱宣咸也正直无私的先后担任重庆市新闻、文化、教育、出版系统的美术领导工作,作为1949年建国后重庆美术事业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对于建立,推动和促进尤其是重庆在二十世纪中期与后期美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曾获党和政府颁发的“献给共和国创立者”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