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萼杜鹃
种中文名:瓣萼杜鹃
种拉丁名:Rhododendron catacosmum Balf. f. ex Tagg
种别名 :尊敬杜鹃(云南杜鹃花)
海 拔:3900-4200
命名来源:(西藏植物名录)[not bot. Gard .edinb . 15: 307. 1927]
中国植物志:57(2):285
亚组中文名:火红杜鹃亚组
亚组拉丁名:Subsect.Neriiflora Sleumer
组中文名:常绿杜鹃组
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亚属中文名:常绿杜鹃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属中文名:杜鹃属
属拉丁名:Rhododendron
亚科中文名:杜鹃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鹃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
灌木,高1.2—3米;幼枝被棕褐色绒毛及少数小刚毛或无,花序下的小枝直径约6 —7毫米,老枝无毛。冬芽卵状椭圆形,长8毫米,鳞片被黄褐色绒毛。叶革质,倒卵形,长6--9厘米,宽3—5.2厘米,先端圆形,有小尖头,基部宽楔形,边缘反卷,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肉桂色,有两层毛被,上层毛被疏松,为树状分枝毛组成, 卜层白色,紧贴,中脉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侧脉9—11对,凹下;叶柄粗壮,长1—1.5厘米,毛被如幼枝。顶生短总状伞形花序.有花约7—9朵;总轴长8毫米,具淡黄褐色绒毛;花梗长2.2--3.5厘米,密被绒毛如总轴;花萼大,杯状,长1.3—2厘米,裂片5,宽长圆形,长11毫米,宽6毫米,仅边缘有睫毛;花冠管状钟形,长4厘米,直径4.2厘米,淡红色至深红色,内面基部有5枚深红色的蜜腺囊,裂片5,近于圆形,长1.2厘米,宽1.8厘米,顶端有缺刻;雄蕊10(--12),不等长, 长1.5—2厘米,花丝基部略宽,近于无毛,花药椭圆形,长1.5毫米,子房宽长圆球形,长5毫米,顶端截形,密被黄棕色绒毛,花柱长1.6厘米,无毛,柱头小,宽约2.2毫米。蒴果阔长圆柱形,长2—2.5厘米,直径1—1.2厘米,有浅肋纹及毛被残迹。 花期6—7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南部。生于海拔3900—4 200米的高lU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贡山。
参考文献:
Rhododendron catacosmum Balf.F.Et Tagg in Not.Bot.Gard.Edinb.15: 307.1927 et in Stevenson,Spec.Rhodod.518.1930;Cullen et Chamb.In Not.Bot.Gard.Edinb.37:332.1979;Chamb.In Not.Bot.Gard.Edinb.39: 389.1982;西藏植物志3:593,图237;2—5.1986;云南植物志4:435.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