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珍珠花

植物类名称

种中文名:珍珠花

种拉丁名:Lyonia ovalifolia (Wall.) Drude

种别名 :南烛(中国树木分类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米饭花(植物名实图考)

中国植物志:57(3):028

属中文名:沽油属

属拉丁名:Lyonia

亚科中文名:綟木亚科

亚科拉丁名:ANDROMEDEDOIDEAE(Drude)E.Busch

科中文名:杜鹃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珍珠花的生物学特性

“珍珠花”,系省沽油科省沽油属,多年生落叶灌木,“珍珠花”根蘖性强,主根发达,树高2~5米,从栽培到开花结实一般为4~5年。其干枝多灰褐色,小枝红褐色,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7个。花两性,顶生圆锥花序,花白色或粉红色,花柱2~3个分离或基部合生,胚珠多数,蒴果膨胀成膀胱状,膜质。种子球状,倒卵形,种皮骨质,无假种皮。

珍珠花的生活习性

“珍珠花”产于各山区,生于山谷,山坡,丛林或路旁,为阴性树种,耐隐蔽,怕水涝,忌强光直射,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主要分布在东北,河北,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河南等地。喜欢生长在疏松,通气性良好的砂壤或壤土,通气性差、排水不良、易板结的粘土上生长较差。对气候等自然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强,易管理,湖北省各地均有栽培。

珍珠花的药用价值

“珍珠花”除了营养价值高外,“珍珠花”还有着极其显著的药用价值,被用于治疗干咳、妇女产后瘀血不净等。新鲜叶含省沽油素,水煎冲服或炒食可润肺、清肺热;果实水煎服治干咳;鲜根、枝加红花、茜草后冲红糖、黄酒治妇女产后瘀血不净;花、叶、果、根及枝均有抗菌、消炎、清热、防癌等作用(见中药辞典及天目山植志)。《中草药售》一书记载,“珍珠花”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长期食用,对无名肿痛、痔疮、皮炎、跌打损伤、动脉硬化、肠炎等病症具有一定疗效。

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降低血脂、胆固醇和血压、抗血栓、抗动脉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症,防癌等多种作用[4]。不饱和脂肪酸大多存在于植物油中, 结果表明,“珍珠花”种子油中含多种脂肪酸(共检出20种),主要是亚油酸、亚麻酸、油酸和棕榈酸,其中亚油酸含量分别为48.50%(野生)和57.60%(种植),亚麻酸含量为8.86%(野生)和10.12%(种植),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70.22%(野生)和80.31%(种植)。野生与种植两种“珍珠花”种子油中的脂肪酸种类基本相同,但种植的种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野生的高10.09%。说明“珍珠花”种子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珍珠花的其他利用价值

“珍珠花”的果实价值更为可贵,其种子含油量为18%,可加工高档食用油和美容美发用品添加剂,而且加工后的种仁又是高档肥皂、香皂、油漆的添加剂,茎皮还可提取纤维。

珍珠花的市场前景

“珍珠花”作为保健蔬菜和食品开发,具有较高商品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崇尚自然,反扑归真,特别青睐于自然野生食品消费。在国际市场上,日本、西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近几年野生食品进口额成倍增加,售价不断上涨;国内市场新鲜蔬菜、脱水菜几系列加工成品供不应求。据预测,目前对野菜的需求量国内每年在20万吨以上,国际市场每年在200万吨以上。目前以“珍珠花”为主的山野菜,主要采取靠群众采摘野生,企业收购初加工经营为主。已在北京、郑州、武汉、南京、广州、福州、洛阳、深圳等大中城市的宾馆、饭店试销,反映很好,很受欢迎。它比蕨菜和香椿菜的口感要好的多,比它们的烹饪作法也更广泛,适应全国各地区人的口味。有的客人一顿饭连吃三盘“珍珠花”,连称“口感好”。“珍珠花”一直供不应求。因此,“珍珠花”开发利用市场前景广阔。

石材类名称

珍珠花
珍珠花石材图片

中文名:珍珠花

英文名:Pearl Flower

石材类别

花岗岩

石材特点

底色呈白色、黑点、粉红晶体均匀散布。花色均匀,石质坚硬耐风化,色调属于中灰,比较明亮。

石材用途

珍珠花由于其储藏量相当丰富且开采容易,所以其价格相当低廉,适合大面积铺设,在石材当中属于真正的质优价廉的产品。可广泛的用于市政建设、广场铺设、道路路牙石、楼房的楼梯踏步、地面等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