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田螺泡

田螺泡 ,病名。发于手指或足跖部之水泡。见《外科正宗》卷四。多因脾经湿热下注,外寒闭塞;或因热足涉水,湿冷之气郁滞;或因长期涉水作业等所致。多发于手指、足趾。初发时局部忽如火燃,随生黄色水泡,或紫白色水泡,形若豆粒,不久渐大,皮厚难破胀闷硬痛,甚则浮肿,或引致全身寒热不安。重症治宜清热解毒,可内服解毒泻脾汤。外治宜用消毒针刺破放出毒水,外敷太乙膏即愈。水泡再发再挑。或用王不留行、明矾煎水待温时泡洗。注意保持局部干燥。相当于汗疱型脚癣、汗疱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