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勒子

勒子,又称“蜡子”,“官名”为“勒”字左加“王”字旁,即“王勒”,有圆勒子和方勒子2种,是挂于胸前或腰间的玉饰,可单独挂,也可与其他玉饰组合挂。圆勒子有上下一样粗的圆状,也有中间缩为细腰形的,或中间粗两头细的橄榄形的,或一头粗一头细的喇叭形、秤砣形等。方勒子为方柱形,与琮相似,只是大小不同。有种说法认为琮是勒子的放大,或勒子是琮的缩小,但从考古发现来看,方勒子与琮常是同地出土,故它们之间不存在相仿的问题。用作礼器的,形体须大方显威严,称琮;用作佩饰的,形体要小才方便,称勒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