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参同契汇刊
《周易参同契》简称《参同契》,东汉魏伯阳撰,伯阳东汉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道教早期经典,被视为“丹经之祖”。全书托易象而论炼丹,参同「大易」、「黄老」、「炉火」三家之理而会归於一,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以玄精为丹基等等,从而阐明炼丹的原理和方法,为道教最早的系统论述炼丹的经籍。历来注家很多,周易参同契汇刊收有历代参同契注解共14种,对研究周易和魏伯阳思想有比较重要的学术思想指导,对研究道教及养生,社会学起到引导作用.
一、《周易参同契》三卷,《道藏》本;
二、《周易参同契注》二卷,《道藏》本;
三、《周易参同契通真义》三卷,四库全书本,五代彭晓撰;
四、《周易参同契考异》一卷,四库全书本宋朱熹撰;
五、《周易参同契》三卷,《道藏》本,宋储泳注;
六、《周易参同契解》三卷,四库全书本,宋陈显微解;
七、《周易参同契发挥》三卷,《释疑》一卷,四库全书本,元俞琰撰;
八、《周易参同契分章注》,四库全书本,元陈致虚注;
九、《周易参同契注》三卷,《道藏》本,无名氏注;
十、《参同契疏略》一卷,《百陵学山》本,明王文禄撰;
十一、《古文参同契集解》八卷,四库全书本,明蒋一彪辑;
十二、《参同契阐微》七卷,《重刊道藏辑要》本,清朱元育撰;
十三、《古文周易参同契注》八卷,《惜阴轩丛书》本,清袁仁林注 附《五相类》一种,另附《<周易参同契>书目》一篇。
如果有了此书,上海古籍版的《参同契古注集成》和天津古籍版的《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发挥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则成无用之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