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

简介“阿库拉”级潜艇,是由苏联著名的“孔雀石”潜艇设计局在维克托级攻击核潜艇Ⅲ型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属于苏联第四代攻击型核潜艇,其主要用途是消灭敌方各型潜艇,特别是弹道导弹核潜艇,摧毁敌方水面舰艇、陆上重要目标和布放水雷以及保交等众多任务。该级于1972年被批准建造,1981年首艇在共青城船厂正式开工建造,1984年12月30日进入苏联海军服役。由于性能优良,后续艇在共青城船厂和北德文斯克船厂同时开工建造,至今共建成服役了16艘。
阿库拉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编号971(U、V、M)级,U代表改进型、V代表II型、M代表猎豹型。俄命名:Щука-Б,Shchuka-B,意为梭子鱼,北约代号阿库拉)是苏联研制的最后一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是目前俄罗斯海军的王牌之一。此阿库拉级为北约代号,而该词取自于俄文Akula,意为鲨鱼。而苏俄海军中却将台风级核潜艇命名为阿库拉级(Akula)。
研制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开始了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潜艇的研制工作,力图取得对苏联的水下优势。而作为回答,苏联海军立即向红宝石、天青石和孔雀石这三家老牌潜艇设计局传达了研制新一代多用途攻击核潜艇的研制任务。苏联海军对新一代攻击核潜艇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水下航速高、隐蔽性好、大下潜深度并具有攻舰、反潜和袭击敌陆上目标的多种性能。主要任务是能够在被美国“三叉戟”弹道核潜艇(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及护航潜艇发现之前,将其击沉。

孔雀石设计局接受任务后,马上以其研制的671RTM型和705型为基础,在总设计师乔治·N·切尼斯夫的有效领导下开展了艰苦卓绝的研发工作。到20世纪80年代初,“阿库拉”级基本型研制工作全部完成。经苏联部长会议批准,首艇于1981年在共青城船厂开工建造,1982年10月6日建造下水,经过严格测试后,于1984年12月30日交付苏联海军服役。
当在建造第3、4艘基本型的时候,苏联情报部门得到了美国正加紧对其“洛杉矶”进行改进的确切情报。为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苏联针对性的研制工作立即上马,孔雀石设计局按军方的要求,对其研制的“阿库拉”基本型核攻击潜艇进行了名为“971现代化改装计划”的改造项目。改进内容主要为:在不改变整体外形与结构的情况下,对“阿库拉”级进行大幅性能提升,改进的重点是降低噪声,略微增加了排水量,并适当增强武器系统,并对基本型艇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改进。
虽然071型艇的新技术过多采用,至使研制进度一开始相当缓慢。但凭着雄厚的实力,特别是在美国改进型“洛杉矶”级即将要建造的压力下,工程进度以惊人的速度进行,最终孔雀石设计局按军方的要求如期完成了研制任务。
1988年孔雀石设计局又开始对“阿库拉”级进行了“971M现代化改装计划”,主要改进内容是为“阿库拉”级换装苏联近年来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如全新一代的火控系统、武器系统并使用了更好的消音手段,甚至还采用了原准备给新一代攻击核潜艇使用的一些设备(西方认为是用作实验)。由于新设备的大量采用,使“阿库拉”级不得不大幅增加排水量,众多新设备与新技术几乎将971M型变成了一级新潜艇。1991年底,971M型的首艇“腹蛇”号开始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建造。可因苏联的解体,使“腹蛇”号迟至1995年7月才加入现役。
性能“阿库拉”级采用了良好的水滴状外型,在艇体结构上为双壳体。里面一层为耐压壳体,用钛合金制造。钛合金的耐压壳能保证“阿库拉”级在深达650米左右的海底安然无恙。当年美国海军首次发现“阿库拉”级潜艇能够下潜到650米的水下时,竟然不知所措。因为即使在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反潜武器的打击深度和核潜艇的下潜深度均不超过500米。

“阿库拉”级潜艇从艇艏至艇艉共分有7个耐压舱:武器舱、指挥舱、前辅机舱、反应堆、后辅机舱、主电机舱和尾舱。它们严格按照不沉性标准设计,加强了全艇的抗沉性。通常一个舱进水,其照样能执行战斗任务,两至三个舱进水,潜艇还能在海上漂浮数小时,以供艇员逃生。“阿库拉”级潜艇水上排水量7500吨,水下排水量达9100吨,是俄罗斯排水量最大的攻击核潜艇。西方核潜艇的排水量,除了美国最新型的攻击核潜艇“海狼”9137吨的水下排水量和其不相上下外,其余都不及“阿库拉”级。它之所以要有这样大的排水量,是因为大的排水量可使舱室的容积得以扩大,艇上便可以装载更多的武器,更多的电子设备,采用功率更大的核动力装置,拥有更大的自给力等好处。
“阿库拉”级潜艇能够携带多达几十种型号的武器,均由艇艏的8具液压式多用途发射管发射。在这8具发射管中有4具口径为533毫米,它能够发射各种常规鱼雷,还能发射诸如SS-N-15型反潜导弹和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之类的武器。还有4具多用途发射管的口径是650毫米,它除了可以发射重型常规鱼雷外,也能发射先进的SS-N-16型远程反潜导弹等武器。另外,“阿库拉”级艇上的8具发射管也可以布放水雷,在执行布雷任务时,一次可携带多达60枚的各型水雷,水雷种类有:PMK—1型火箭上浮式反潜水雷、MSHM大陆架水雷和SMDM自航式沉底水雷等。从650毫米多用途发射管发射的SS-N-16型远程反潜导弹,是火箭与40型鱼雷相结合的一型武器,其全长6.5米,弹径0.65米,飞行速度3马赫,最大射程120千米,其战斗部为40型鱼雷,弹头重60公斤,最大射程17千米,航速46节,制导方式采用主/被动声自导。现今能与SS-N-16型远程反潜导弹相抗衡的同类武器,只有美国在研的“海长矛”反潜导弹,而时至今日“海长矛”反潜导弹还没列装。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它可以从533毫米多用途发射管发射,主要用于攻击敌方境内的各种重要目标。当然也可攻击大型水面目标。该型导弹全长8.1米,最大直径0.5米,射程3000千米,命中精度45米,核装药时当量为20万吨,常规装药则为500公斤,动力装置为涡轮风扇发动机+固体火箭助推器,巡航速度0.6-0.7马赫,制导方式为惯性+地形匹配。其总体性能不次于美国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在反潜鱼雷方面,“阿库拉”级潜艇携带的65型远程反潜反舰鱼雷,也是让西方海军“头痛”的众多俄式武器之一。该型鱼雷全长10米,直径0.65米,射程100千米,航速50节,作战深度950米。战斗部很可能是核装药,在水下,即使核弹头没有直接命中目标,甚至距离所攻击的目标数公里,都会将目标摧毁。另外,该鱼雷采用了先进的尾流自导+主动/被动声导的制导方式。目前具有以上先进性能的远程反潜反舰鱼雷只有俄罗斯一家。在水雷武器方面,以PMK—1型火箭上浮式反潜水雷为例,它是主动型水雷。当它探测到敌潜艇时,能自行推断出对方的航速、航向、潜深,并计算出最佳拦截弹道,接着其不待敌潜艇驶入其破坏范围,便自行以60米/秒的速度向目标发动攻击,PMK—1型火箭上浮式反潜主动水雷的战斗部装有400公斤的高性能炸药,其破坏力可想而知。在当今世界上还没有同类产品。
在建造4艘之后,苏联有关方面对其进行了名为“971现代化改装计划”,改进的重点依然是降低噪声,并适当增强了武器系统。改进后的“阿库拉”级II型艇比原型艇加长了5米,

其噪声降低到了105分贝左右,攻击力比原型提高了约20%。II型艇的总体性能已略高于美国海军现役主力、“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潜艇的最新改进型,部分性能甚至达到了被美海军誉为“21世纪攻击潜艇”的海狼”级。“阿库拉”级II型艇共建造了11艘。苏联解体后,俄海军潜艇部队大量裁减装备,潜艇制造工业也处于一个极为艰难困苦的时代。尽管情况如此困窘,但鉴于“阿库拉”级的确是一型性能先进、用途广泛、可靠度高及有着重大改进潜力的多用途攻击核潜艇,所以俄海军不仅保留了“阿库拉”级全部15艘潜艇,目前还在继续建造性能更先进的“阿库拉”级III型艇。III型艇的首艇“北德文斯克”已于1998年底完工,目前已加入俄海军潜艇部队。该型艇的总体性能可与美国海狼级攻击核潜艇相媲美,俄计划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建造7艘。
服役状况阿库拉I型

在7艘已知的I型潜艇中,只有3艘仍然在服役,阿库拉级的首舰K-284阿库拉号以经于1995年退役。这些潜艇的退役给经济紧张的俄罗斯海军省下了不少维护费用。服役的三艘为K-322,K-480和K-317。K-480将于2007~2008年内在北德文斯克船厂进行大修。
阿库拉级I型 核潜艇
同级舷号 开工时间 下水时间 隶属 服役时间
K-248 1982年10月 1984年12月 太平洋舰队 1985年
K-263 1982年 1984年7月 太平洋舰队 1986年
K-322 ? 1987年7月 太平洋舰队 1987年11月
K-480 1982年 1988年5月 北方舰队 1988年10月
K-391 ? 1989年4月 太平洋舰队 1989年7月
K-317 1986年11月 1990年6月 北方舰队 1990年9月
K-331 1984年 1986年 太平洋舰队 1990年9月
阿库拉改进型
目前改进型已知的5艘全部在役。这些潜艇的编号由于资料来源不同而产生了很大的争议。例如K-267在其他的资料中被写成K-295。但这两者的名字却都是龙(Drakon,希腊语)。这些资料也在这些改进型的建造进度和改进型是否应该归于II型上产生巨大争议。
阿库拉级改进型 核潜艇
同级舷号 开工时间 下水时间 隶属 服役时间
K-461 1986年 1991年6月 北方舰队 1992年1月
K-419 ? 1992年5月 太平洋舰队 1982年8月
K-328 1988年10月 1992年10月 北方舰队 1993年1月
K-154 1989年 1993年7月 北方舰队 1994年1月
K-295 ? 1994年7月 太平洋舰队 1995年7月
阿库拉II型
在II型中现在知道只有Vepr和猎豹号在役。《简氏防务周刊》将其名称表为Viper(毒蛇)并称该艇于1996年开始服役。而阿库拉II型最新的猎豹号(Gepard)则在库艇事件之后才下水。目前一些资料将阿库拉II型分成了阿库拉II原型(Vepr号)和阿库拉II猎豹型。普京总统亲自参加了猎豹号潜艇的下水仪式并亲手在猎豹号上升起了国旗。[1]
阿库拉级I型 核潜艇
同级舷号 开工时间 下水时间 隶属 服役时间
K-157 1991年 1984年12月 北方舰队 1996年1月8日
K-335 猎豹号 1992年 1999 北方舰队 2001年12月4日
主要数据主尺寸:艇长:111.7米、艇宽:13.5米、吃水:9.6米
排水量:7900吨(水面)、12700(水下)
动力:1座VM-5 190 MWt压水堆1台GT3A蒸汽轮机4300马力
航速:20节(水面)、33节(水下)潜深:600米
艇员:78名(以上数据为“阿库拉”Ⅱ)
武器装备: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用于发射SS-N-21远程巡航导弹(3000千米)。“俱乐部-S”系列 潜- 舰导弹 SS-N-15中程反潜导弹(50千米)和53-65型鱼雷;4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用于发射SS-N-16远程反潜导弹(120千米)和65-73和65-76型鱼雷
电子设备:“鲨鱼鳃”主/被动搜索与攻击型低频艇壳声纳,“鼠叫”低/中频型主/被动搜索跟踪声纳,拖曳线列
阵甚低频声纳;“魔伴”搜索雷达,“停车灯”雷达侦察仪 “公园灯”测向仪 “克里木-2” 敌我识别装置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