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痛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继发性痛经:多见于生育后及中年妇女,因盆腔炎症、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内膜异位症系子宫内膜组织生长于子宫腔以外,如子宫肌层、卵巢或盆腔内其它部位,同样有周期性改变及出血,月经期间因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疼痛,并因与周围邻近组织器官粘连,而使痛经逐渐加重,内诊可发现子宫增大较硬,活动较差,或在子宫直肠陷窝内扪及硬的不规则结节或包块,触痛明显。

有可证明的病理变化引起月经期疼痛.

内膜异位症为痛经的常见原因,子宫肌腺病也可引起.少数妇女有一特别紧的子宫颈口(继发于锥形切除,冷冻或电灼);疼痛发生于子宫试图将组织从宫颈口排出时.一个有蒂的粘膜下肌瘤或一个内膜息肉从子宫排出时有时引起痉挛性疼痛.盆腔炎症可引起下腹部广泛的,持续的疼痛,并在经期趋于加重.有时不能找到原因.

治疗

第一线的治疗是药物(如前列腺素合成酶,口服避孕药,炔睾醇,孕素).可能的话,纠正根本的疾病或解剖异常,由此而解除症状.扩张一个狭窄的宫颈可给予3~6个月的缓解(如果需要则可作诊断性刮宫).可能需要作肌瘤剜除,息肉摘除或子宫扩刮术.骶前神经切除术及切割子宫骶骨韧带以阻断子宫的神经供应,对有些病人可能有帮助.催眠可能有用.

继发性痛经症状 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者还可影响日常生活的现象,而与原发性不同的是,继发性痛经多因盆腔炎症、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所以,临床上对于继发性痛经的诊断除了以月经周期不规则、月经过多等继发性痛经症状为依据外,患者还常常伴有反复盆腔炎症发作史、放置宫腔节育器、不育等病史。据临床发现,痛经与不孕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孕患者中约有半数以上伴有轻重程度不同的痛经。而这种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的患者其出现的继发性痛经症状常可分为三度,即轻度、中度以及重度。

轻度继发性痛经症状表现为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有时需要服止痛药;中度继发性痛经症状表现为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用止痛措施疼痛暂缓;重度继发性痛经症状则表现为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伴腰部酸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

可以引起女性痛经的疾病有很多,常见的有子宫颈管狭窄、子宫发育不良、子宫位置异常、精神、神经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不管是何原因所致的痛经,继发性痛经症状都可出现周期性的下腹部胀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等。此外,有些患者常伴有全身症状,如乳房胀痛、肛门坠胀、胸闷烦躁、悲伤易怒、心惊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继发性痛经症状。

继发性痛经的护理1、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体质虚弱者。还应注意改善营养状态,并要积极治疗慢性疾病。

2、消除对月经的紧张、恐惧心理,解除思想顾虑,心情要愉快。可以适当参加劳动和运动,但要注意休息。

3、疼痛发作时可对症处理,可服用阿托品片及安定片,都可缓解疼痛。长期不能缓解的,可作适当的中医辨证调理。另外,喝一些热的红糖姜水也会收到良好效果。

4、注意并讲究经期卫生,经前期及经期少吃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1].

[食疗]女性痛经食疗方

痛经是指经期或经期前后发生阵发性下腹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月经初潮即有腹痛者,为原发性痛经,多见于未婚未孕妇女,妇科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初潮后一段时间无痛经,后发生痛经,多发于盆腔器质性病变者,为继发性痛经。中医学认为,痛经主要由于情志不舒、经期感寒、素体虚弱或产妊过多等导致冲任不调,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临床常见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和肝肾不足四个证型。

【枸杞炖兔肉】

配方: 枸杞子15克,兔肉250克。

制法: 将枸杞子和兔肉入适量水中,文火炖熟,用盐调味。

功效: 滋补肝肾,补气养血。

用法: 饮汤吃肉,每日1次。

【鳖甲炖白鸽】

配方: 鳖甲50克,白鸽1只。

制法: 将白鸽用水憋死,除去毛及内脏,鳖甲洗净捶成碎块,放入白鸽腹内。将白鸽放入碗内,加姜、葱、盐、黄酒、清水,再将碗放入锅内隔水炖至鸽烂熟。

功效: 补益肝肾,调补冲任。

用法: 佐餐食用。

【韭菜炒羊肝】

配方: 韭菜150克,羊肝200克。

制法: 将羊肝切成小片,与韭菜一起于铁锅内急火烹炒,加入食盐、味精调味。

功效: 温补肝肾。

用法: 佐餐食用。每日1次,连食1周为1个疗程。经行前5日开始食用。

【归芪酒】

配方: 当归、黄芪各150克,红枣100克。

制法: 将黄芪、当归切片,与红枣一起置纱布袋内,投入盛酒容器,加酒500毫升,加盖密封7日。

功效: 益气养血,活血调经。

用法: 每次饮10毫升,每日2次,7日为1个疗程,行经前5日开始饮服。以上剂量可用3个疗程。

【桃仁墨鱼】

配方: 墨鱼150克,桃仁6克。

制法: 将墨鱼水泡后,去骨、皮后洗净,与桃仁一起放入锅内,加葱、姜、盐、清水,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煮至墨鱼烂熟。

功效: 养血活血,调经。

用法: 佐餐食用,每日1次,经前连用3日。

【黄芪乌鸡】

配方: 黄芪100克,乌骨鸡1只(约1000克)。

制法: 黄芪切段后放入鸡腹内,鸡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改用文火,待鸡熟烂,加盐调味。

功效: 益气养血,调经。

用法: 以上为5日量。月经前3日食用。

【椒附炖猪肚】

配方: 猪肚150克,附子2克,川椒2克,粳米30克。

制法: 将附子、川椒研末。猪肚洗净,装入药末、粳米及适量的葱,扎口入锅中,加水适量,微火煮至猪肚烂熟。

功效: 温经散寒止痛。

用法: 佐餐食用。

【姜艾鸡蛋】

配方: 生姜15克,艾叶9克,鸡蛋2个。

制法: 将艾叶切断,生姜拍碎,与鸡蛋一起放入锅中,加水300毫升同煮,蛋去壳,复入原汁中烧煮5分钟。

功效: 温经散寒止痛。

用法: 趁热饮汤吃蛋,每日1次,5日为1个疗程。行经前3日服用。

【姜枣花椒汤】

配方: 干姜、大枣各30克,花椒9克。

制法: 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水适量,煮沸,再放入花椒,改用文火煎汤。

功效: 温阳散寒化湿。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温服,5日为1个疗程。行经前3日饮服。

【红糖姜汤】

配方: 红糖50克,生姜20克,大枣10枚。

制法: 将红糖、大枣加水煎沸20分钟后,放入生姜,再煎5分钟。

功效: 温经养血活血。

用法: 代茶频饮。

【韭菜月季红糖饮】

配方: 鲜韭菜30克,月季花3朵,红糖10克。

制法: 将韭菜和月季花洗净榨汁去渣,加入红糖调味。

功效: 理气活血止痛。

用法: 用黄酒冲服,服后俯卧半小时。

【鲜山楂汁】

配方: 鲜山楂、红糖各适量。

制法: 鲜山楂洗净去核,用干净纱布包好榨取汁液。将红糖入锅内加水熬煮溶化,与山楂汁合在一起拌匀。

功效: 活血化瘀止痛。

用法: 每次15毫升,每日3次。

【黑豆红花饮】

配方: 黑豆30克,红花6克,红糖30克。

制法: 将黑豆、红花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4分钟后,再用文火煮至黑豆烂熟,去黑豆、红花,加红糖调味即成。

功效: 活血化瘀,缓急止痛。

用法: 每次服2杯,每日2次。

【川芎煮鸡蛋】

配方: 鸡蛋2个,川芎9克。

制法: 鸡蛋、川芎加水适量,一起煮至蛋熟后,鸡蛋去壳,再放回药汤内,用文火煮5分钟,加黄酒适量。

功效: 行气活血。

用法: 吃蛋饮汤,日服1剂,5日为1个疗程,每于行经前3日开始食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