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揆叙
纳兰揆叙,明珠次子,初为佐领、侍卫,后由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擢掌院学士, 兼礼部侍郎,迁工部右侍郎,转工部左侍郎,迁都察院左都御史,仍掌翰林院事, 著有《益戒堂集》、《鸡肋集》、《隙光亭杂织》、《后识》。因为立储问题使康熙震怒,又被上疏以流言盛传遭指责。至雍正朝其身后名份又进一步被贬,直至乾隆年才得以恢复。揆叙妻耿氏为耿聚忠之女。耿聚忠是清初“三藩”之一耿精忠三弟;靖南王耿继茂之三子。耿聚忠娶安郡王岳乐之女和硕柔嘉公主为妻, 生耿氏。由于此种关系耿氏出入皇宫,上下以格格称呼。耿聚忠因忠于清王朝, 未从“[1]三藩之乱”,被加太子太保衔得善终。
明珠生于天聪九年十月初十(1635年11月19日)早年任侍卫,従銮仪卫治仪 正迁内务府郎中,内务府总管、弘文院学士、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又晋太子太师,成为名噪一时,权倾朝野的康熙朝重臣。人以 “相国”荣称。他官居内阁十三年“掌仪天下之政”在议撤三藩,统一台湾,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作为封建权臣,他也利用皇帝的宠信,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卖官鬻爵,被参劾,在封建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中,经历 荣辱兴衰,有起有落。明珠妻觉罗氏为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正妃第五女。有三子:长子纳兰性德,次子纳兰揆叙,三子纳兰揆方。
纳兰家族世代为官,并一度位极人臣,通过血缘、婚配等与清王朝构成千丝万缕的联系。纳兰性德本人及胞弟揆叙和儿子福格均极具才学; 父兄子弟所供职官亦文武兼俱,由此构成的家族世系,是封建上流社会的缩影, 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
揆叙,字凯功,纳喇氏,满洲正黄旗人。康熙三十五年,自二等侍卫授翰林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累擢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奉使册封朝鲜王妃。寻充经筵讲官,教习庶吉士。迁工部侍郎。
初时明珠柄政,势焰薰灼。大治园亭,宾客满门下。揆叙交游既广,尤工结纳,素与允禩相结。皇太子既废,揆叙与阿灵阿等播蜚语,言皇太子诸失德状,杜其复立。四十七年冬,上召满、汉大臣问诸皇子中孰可为皇太子者,揆叙及阿灵阿、鄂伦岱、王鸿绪等私与诸大臣通消息,诸大臣遂举允禩。事具马齐传。
五十五十一年,迁左都御史,仍掌翰林院事。疏言:“近闻外省塘报,故摭拾大小事件,名曰‘小报’,骇人耳目。请饬严禁,庶好事不端之人,知所儆惧。”诏允行。五十六年,卒,谥文端。雍正二年,发揆叙及阿灵阿罪状,追夺揆叙官,削谥。墓碑改镌“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