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为美
孟子的美学思想。语自《孟子·公孙丑下》:“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这里明确把仁义等道德精神作为美。孟子看重人的道德修养,认为人的言行如果符合仁义道德,使善的实现成为个体完全自觉的努力,那么其内在的道德精神会表现于外在的形体和容貌,“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表现于外在形体的道德精神同样能唤起人们的美感,得到审美愉悦。这表现出孟子把人格精神视为审美对象,并认为这种精神能带来审美快感的思想。
孟子的美学思想。语自《孟子·公孙丑下》:“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这里明确把仁义等道德精神作为美。孟子看重人的道德修养,认为人的言行如果符合仁义道德,使善的实现成为个体完全自觉的努力,那么其内在的道德精神会表现于外在的形体和容貌,“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表现于外在形体的道德精神同样能唤起人们的美感,得到审美愉悦。这表现出孟子把人格精神视为审美对象,并认为这种精神能带来审美快感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