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痔
脱肛痔,病名。指患痔疮且合并有脱肛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该病多因患痔日久,复感湿热外邪,气虚失摄所致。症见大便时肛肠及痔核努出,疼痛下血或滋流黄水等。治宜清利湿热,益气升陷,可用提肛散化裁,外用五倍子、明矾各一两,水煎熏洗。
脱肛痔病理分析
脱肛痔,因其外痔部分为结缔组织增生而成环形,加之合并有肛管向下松弛移位及痔内无曲张静脉、血管甚少等因素,被认为是重度环状痔中治疗难度最大的一种疾病,为国际公认的三大肛病难题之一。
脱肛痔注射疗法
操作方法:
取侧卧位,会阴及肛门部消毒,局麻,直肠内洁尔灭消毒后,在喇叭口肛门镜下用20ml注射器抽2:1消痔灵,在痔上动脉区 3、7、11点各注射3-4ml,然后将肛镜退至齿线处,按痔核大小每个痔核注射1-3ml,完毕后再行三间隙注射。
第一步 左侧骨盆直肠间隙注射:在截石位3点处距肛缘1.5cm,用7.5cm腰穿针作皮下穿刺,经肛门括约肌至肛提肌,穿过肛提肌有落空感时,即进入骨盆直肠间隙,此时用左食指伸入直肠壶腹触摸针尖部位,证实针体位于直肠壁外而未穿透直肠时,再将腰穿针全部刺入,准确定位后边退针边推药,使药液呈扇形分布,一侧总药量约15-20ml。
第二步 右侧骨盆直肠间隙注射, 更换手套及腰穿针用同法在右侧9点处穿刺并注药。
第三步 直肠后间隙注射:部位应在尾骨与肛缘中点进针,沿骶骨曲进入约6-7ml,另外,为使穿刺部位正确,应用另一手指插肛内引导,确定位置准确后,边退针边注药,一般10-15ml为准。
脱肛痔中医治疗药方
药效:治疗脱肛、痔疮有特效,服一天药便奏效,严重者服药不超过20天。本药方特效,若病人不满意则不收分文。
药方:野生岩黄莲、蛇莲、水田七等五种广西稀有中草药研末制成胶囊。
忌食:服药期间不饮酒、不吃辛辣食品、油炸食品、愈后亦注意少吃以上食品。
服法:每天服二至三次、每次服3粒,开水送服,七天为一疗程,大部分患者一疗程便可治愈,严重者需服两疗程。
脱肛痔术式选择
脱肛痔,因其外痔部分为结缔组织增生而成环形,加之合并有肛管向下松弛移位及痔内无曲张静脉、血管甚少等因素,被认为是重度环状痔中治疗难度最大的一种疾病,为国际公认的三大肛病难题之一。以往的手术治疗,尤其是单纯的分段结扎开放式,因残留的痔核易水肿、复发,彻底切除病灶又易导致肛门狭窄及不同程度的失禁等并发症而使手术效果欠满意。分段整形提缩注射术是在痔的新概念、新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而摸索出的一项新术式,经过2年半的临床实践观察,我们认为该术式操作简便、疗效肯定,且术后并发症、后遗症少,既能比较彻底地去除痔核,又保证了肛管的大小和功能,可能成为治疗脱肛痔的较理想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