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芽竹

芽竹

拉丁文学名:Phyllostachys robustiramea

别名:燕子竹(浙江)、水竹(福建)

刺竹超族、倭竹族、刚竹亚族、刚竹属Phyllostachys

秆高5~7m,径3~4cm,新秆紫绿色,被白粉,光滑无毛,渐转淡绿色。箨鞘质较薄,淡绿紫色,上部箨鞘先端有乳白淡紫色至绿紫色,上部箨鞘先端有乳白淡紫色放射状纵条纹,有稀疏短毛,箨耳于上部箨鞘发育,具数枚淡绿色遂毛;箨舌淡绿色,截形或略弧形,先端具淡绿色纤毛。分枝上举。叶耳发达并具淡绿褐色遂毛。笋期4月下旬。笋食用,竹材可整秆使用或供编织。

分布:浙江、福建。

形态特征:竿高达10米,粗6厘米,幼竿紫绿色,被白粉,无毛,老竿灰绿色;节间最长可达26厘米,壁厚3.5—4毫米;竿环隆起,高于箨环。箨鞘淡绿紫色,绿紫色乃至墨绿带紫色,先端有乳白及淡紫色或紫绿色与紫色相间的放射状条纹,疏生刺毛,无斑点或偶有散生的小斑点;箨耳在竿下部的箨上不发达,在竿上部的则微可见,但均有数条绿色直立的继毛;箨舌淡绿色,截形或略呈拱形,高2—3毫米,边缘生淡绿色参差不齐的密集纤毛;箨片直立乃至外翻,竿中、下部者皱曲,披针形至带状披针形,淡绿色至墨绿色或暗褐色,边缘淡黄色。末级小枝2或3叶;叶耳小,具淡绿褐色至淡黄色长为4—6毫米的继毛;叶片长6.5-12厘米,宽1.1—2厘米。笋期4月中、下旬。

用 途:竿供柄材或可劈篾编织器物用;笋味美。

产地分布:产浙江安吉,杭州植物园有引种栽培。模式标本采自杭州植物园。

参考文献:PhyllostachysrobustirameaS.Y.ChenetC.Y.YaoinAct.Phytotax.Sill.18(2):188.F.10.]980.—P.ErectaWeninBull.Bot.Res.2(1):63.F.2.198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