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汊河镇

乡镇简介干汊河镇位于舒城县县城西郊约5公里处,是通往国家AAA级风景名胜万佛湖的第一门户,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商贸繁荣。境内有舒岳路、杭埠河横亘东西,干秦路、干朝路、干棠路纵穿南北。全镇总面积80.4平方公里,全镇辖20个行政村、1个街道,503个村民组,耕地39154.29亩,其中水田29314.52亩。境内有三国名将周瑜练兵习武、操戈备战的遗址周瑜城、摩旗墩,有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七门堰,有经国家地质矿产部鉴定为优质矿泉水的柳抱泉,也是“情报三杰”胡底的故乡。[1]
地理概括该镇位于舒城县中部,介于东经116°40′—116°49′,北纬31°17′—31°23′。东北紧临城关镇,南靠阙店乡和春秋乡,西接棠树乡和万佛湖镇,北邻柏林乡,东与马河口镇为邻。全镇总面积80.4平方公里,全镇南北长,东西窄,镇内地形复杂,南部为山区,北部为平原,中部为岗区。[3]
地名由来该镇是一个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古镇。明朝嘉靖年间,知县陈魁仕为除龙水河(今杭埠河)对县城水害,把许家山咀凿掉,将河道取直,原河道被废而无水,成为一片黄砂滩,时人遂称为干砂河。至清朝雍正年间,知县蒋鹤鸣为解决县城用水,将废河疏通成龙水河叉河,故称干汊河,干汊河镇由此得名。[3]
气候类型该镇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多年平均气温为15.6℃;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8.7℃,极温40.5℃,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2.4℃,极温-17℃。多年平均日照1969小时以上,大于10℃的积温为4700℃;多年平均无霜期224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以上。[3]
产业结构该镇土壤肥沃、资源丰富。2005年,全镇计有耕地4.3万亩,其中水田3.9万亩,旱地0.4万亩,山场1.98万亩,水面788亩,沟塘堰库总蓄水量75万立方米,加之杭北干渠、舒庐干渠灌区供水,正常年景有余,中等旱情自保,大旱年需用机械提水方可保收。
该镇矿藏有陶瓷土矿、莹石矿、铁砂矿、黄砂和矿泉水等。
该镇动、植物品种繁多。动物:家养畜禽以牛、羊、猪、鸡、鹅、鸭为主,野生兽禽以灵猫、雉、雀、燕、野猪、兔为主等,水产以鲢、鳙、青、草“四大家鱼”为主,还有蜜蜂、蛙、蛇等小动物。植物:农作物以水稻、油菜、麦、蔬菜、大蒜、生姜、麻、豆等。林业以松、杉、竹、栗、茶、油类、杨、柳、榆、桂、樟、桃、杏、梨、柿、樱桃等。[3]
基础设施全镇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境内道路四通八达,主干道逐步实现柏油路面。电力设施齐全,实现了所有村组通电。有线电视建设实现了县城连网,集镇周边村居民(农)户用上了有线电视。集镇建设日新月异,商贸流通日趋繁荣。2000年来,该镇加大了集镇投入,新建了周瑜商城、牧马新市、乌羊新村、汉寿街四条街和一个综合农贸大市场;建成了环镇路4公里、水泥路1公里,还有正在兴建中的东吴一条街。集镇给排水功能完善。总投资约300万元,利用杭埠河水充建成规模为日供水2000吨、可供2万余户饮用水的自来水厂。
旅游景点周瑜城
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少时生活和练兵习武的地方,是舒城县文物保护单位,但据史料记载,古周瑜城由龙王荡、练三墩、走马道等组成,前面的一段舒岳公路原是龙舒八景之一的牧马旧市,隔岸的杭埠河周岸有摩旗墩都是周瑜操练水军之所。周瑜风流倜傥,博学多才,少年与孙坚之子孙策结拜兄弟后,建安8年周瑜24岁授建威中郎将,大家都称他“周郎”,孙策和周瑜分别迎娶乔公之女大乔、小乔为妻。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去世,其弟孙权继位,周瑜辅政并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受封前部大都督,周瑜联合刘备在赤壁大败曹操,功勋卓著,苏轼在他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对他大加赞赏。无奈周瑜英年早逝,于建安十五年(211年)在巴丘病逝年仅36岁。时事变迁,当年的金戈铁马、叱咤风云的英雄已远去,巍峨的城墙也只留下一些痕迹。这座土城中也曾建过净梵寺等庙宇,现在舒城县委县政府将周瑜城遗址的开发列入“一山一湖一泉一城”的规划,镇政府请来了北京园林设计院等单位规划,塑了周瑜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座三国古城就要在这里复苏。
七门堰
它创建于西汉初年,距今已有2200年,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刘信初建的,位于七门山下所以叫七门堰。因为未开挖七门堰时,杭埠河岸边经常遭旱涝灾害,有时颗粒无收,百姓生活困苦,刘信上任不久,就在这里阻河筑堰,灌溉田地八千多亩,后来东汉建安年间杨州刺史刘馥、明朝宣德年间县令刘显又相继扩建,灌溉田地达15000多亩,1958年以后,七门堰灌溉纳入杭北干渠配套工程进行了维修,1999年县政府在杭埠河上筑起拦河坝,河水经过七门堰成为县城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刘信当时在修七门堰时,充分利用下游各地的荡、陂、塘等像一条大动脉将人体的血管都连接起来,效益发挥充分,随后他及后人又分别开挖了乌羊堰、曹渍(音)堰合称“三堰”,现为龙舒八景之首的“三堰余泽”。七门堰是采取直接利用地理优势不需筑坝取水,这是水利建筑史上的创举,因此在武汉农业展览馆里七门堰水利工程模型与四川都江堰一同展出,相媲美。为纪念刘信、刘馥、刘显,当地曾建有三刘祠,现在七门堰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还塑了刘信像以供拜谒。
启德园林
是台胞台湾启德起重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鹏飞投资一千二百万元建成的,与启德文化院一样是非营利性的设施,它占地72亩,从各地搜罗奇花异木,名贵盆景,园中已拥有香果树、鱼鳞木、宝华、玉兰等珍稀树木80多种,像这些造型别致、栩栩如生的艺术盆景达3000多株,奇花异草500多种,一年四季均有美花欣赏,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绿树红花丛中动物雕塑,飞檐凉亭,既有曲径通幽之意境,亦富花港观鱼之雅兴,举步登茶楼把盏品茗,杨柳依依,香风阵阵,令君陶陶然、乐悠悠。
汉寿街
为了纪念三国名将关羽而得名的。就将这条街以关羽受封的最高官位汉寿亭侯的官名命名,正门的篆书铜匾额庄重大方,正门及天桥墙壁上都画了一些关羽的故事。汉寿街为一步行街,占地70多亩,总投资2600多万元,自2001年11月破土动工,历时2年才竣工,有门楼、中街、后街和农贸市场四部分组成,街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白墙青瓦加阁楼,马头墙、封火煸,全长320米,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两纵两横。占地20多亩的大市场,主体结构一律实行钢瓦架构,整齐划一,设施完备,是集旅游商品交易和农产品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市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