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锡龙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图)笔名金易,祖籍广东潮阳两英鹤联乡人,1949年2月出生于上海,1979年在上海开始漫画创作,(早年习油画),1965年进上海内燃机厂任工会宣传干事,1979年开始漫画创作;1983年由上海调入深圳特区报任美编,后任美术组组长,创作勤奋,曾多次获国际漫画奖,省一等奖,全国奖及各类奖励多项。1993年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作品“截错了”被选作全国高考语文试题。 作品《真棒》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围观》入选华通杯93中国漫画展;《尊重人才》入选中国漫画展。出版有《庄锡龙漫画选集》、《画说世相》、《画说生意经》。现为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特区报》美术组组长。
庄锡龙:针砭时弊的漫画人生
漫画其实很小,常常让人看过后在思考中会心一笑;漫画其实又很大,在方寸之间却要将画者的思想、学识、画技、人品、智慧通通浸透在寥寥数笔中。
庄锡龙似乎就是为漫画而生的,尽管他还擅长乐器、口技、朗诵、曲艺、体育等,有些几乎接近专业水平,但自从1979年的一幅漫画被报纸刊登后,他就再也没有放下那支锋利辛辣的画笔。
庄锡龙是勤奋的,由于他在漫画创作上的丰硕成果和作品的巨大影响,1993年成为深圳首批国务院获“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庄锡龙走的奋斗之路,其付出的艰辛往往是常人难以想像的。
庄锡龙又是感激的,他深知是深圳接纳了那个有漫画天赋的工人,深圳充满活力的生活,不仅激发了他创作的热情,而且也造就了一位中国著名的漫画家。
苦涩童年
敲开庄锡龙的家门,迎出来的正如同事们所描述的那位方脸、宽眉、身材魁梧的“壮汉”。单单从外表上看,无论如何都无法让人联想到他是画家,但走进庄锡龙家里,似乎房间的每个细节——奇石、盆景、紫砂壶都透露着主人的喜好。庄锡龙笑呵呵地说:“墙上挂的油画都是自己画的,而客厅的那幅风景画刚刚才完成。”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挖掘出生活的真谛,并用他那辛辣的画笔从种种细微的生活中洞穿出世相百态。
虽然现在庄锡龙生活安逸平静,但他至今仍常常回忆起童年时的艰苦岁月,在那段苦涩的童年和少年生活里,不仅造就了庄锡龙坚强的性格,同时也为他将来创作漫画提供了最丰富的生活素材。
庄锡龙的父母很早就从广东潮阳去上海谋生了,但父亲是个农民,只上过小学四年,母亲则没有读过书,而在举目无亲的大上海,他们却要养活这八口之家,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父亲凭着在家乡学的一点木工手艺,在家做些木屐拿去卖,而母亲则带着年幼的庄锡龙和他的兄弟姐妹一起去郊外挖野菜和草药,洗干净后扎成一小捆一小捆在菜场边叫卖。当时上海聚集了不少广东人,这些具有广东特色的野菜和草药也唤起了他们的思乡之情,于是大家经常来帮衬买这些东西。如果一天能卖上一、两块钱,母亲就会欢喜得泪水涟涟,而年幼的庄锡龙也因此认识了不少野菜和草药,什么江剪子、白花珠草、蛇舌草……
庄锡龙说:“1983年我刚调来深圳时,一次在街头的一个药店门口,我突然发现了这些草药,好多年都没有见过了,看着这些草药不仅让我又想起了母亲,也想起了少年时的困苦。”当时这个八尺男儿泪眼婆娑地望着那些草药,久久不肯离去。
家境的贫困并没有泯灭庄锡龙自强不息的品格,他勤奋地学习,像海绵一样吸取着各种知识:文学、戏曲、音乐、美术、表演、体育……当时庄锡龙家里付不起电费,每天晚上他都要点着微弱的油灯看书,为了看清书本上的字,庄锡龙得将自己凑到离油灯很近。那段生活虽然艰苦,但却为庄锡龙以后成长为漫画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1965年,当庄锡龙捏着好几份艺术学校、演艺团体的录取通知时,他却只有无奈地进入到上海一家工厂去当工人,因为家中实在无法负担他的学杂费,而懂事的庄锡龙也决定暂时放弃理想,帮助父母养家糊口,抚养年幼的弟妹。
初露漫画锋芒
进入工厂后,庄锡龙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继续在工余时间学习西画。由于自己的特长,在来到工厂的第二年,庄锡龙就被调到工会做宣传干事,写标语、画宣传画、吹拉弹唱搞宣传,十年下来,让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宣传本领。但庄锡龙知道,自己最喜爱的还是绘画。
机遇总是给那些时刻准备着不甘生活平淡的人。1979年上海举行了一次大型漫画展,与庄锡龙一起画油画的朋友建议他何不画两幅送去看看。就连庄锡龙自己都没想到的是,他送去的两幅作品全部都入选了,并被《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文汇报》等报刊刊登,这也激发了庄锡龙对漫画的创作热情,于是庄锡龙开始专心进行漫画创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庄锡龙说:“创作漫画绝非常人想像的那么简单,漫画家首先要是一个杂家,因为漫画创作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仅仅靠精通一门知识是根本不够的;其次,漫画家要是个思想家,他要准确地从生活中的表象中看到事情的本质;同时漫画家还必须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评论家,因为漫画家手中握的不是画笔,而是外科手术刀,划深了伤到健全的组织,划浅了触及不到病灶。”
漫画家深圳制造
1983年,庄锡龙来到深圳,在《深圳特区报》从事美术编辑工作。虽然远离生活了34年的上海,来到当时还是一片黄土地、铁皮屋的深圳,但可以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庄锡龙已经心满意足了。
当时的国贸大厦还在浇灌地基,深南大道还在铺设当中,庄锡龙也被这火热的生活所感染,烈日下穿街走巷了解深圳的风土人情。他以近乎狂热的精神投入到工作和创作中,源源不断的漫画作品在当时《深圳特区报》那间狭小的美术室里产生,又从这里传向全国各地和海内外报刊。崭新的视角,深刻的讽刺,使庄锡龙的作品迅速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和喜爱,有时一天内全国几份著名的报刊都同时刊登他的多幅作品,庄锡龙渐渐成为了人们熟知漫画家。
来到深圳的这些年中,庄锡龙创作了大量漫画作品,并且获奖无数。小到火柴上的火花、杂志的封面,大到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选用他的作品作为栏头、全国高考题目,庄锡龙的漫画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被人们熟悉起来。国家教委在使用他的漫画作为高考作文题目时还专门给他写了封信,感谢他对中国高考作出了贡献,而在建国后的高考中,将漫画作为作文题仅仅有两次。庄锡龙说:“我从来没有想到向使用自己这些作品的单位索取报酬,人活着就是要做点事,就要有点追求,我们漫画家的作用就是要给后人留点启发,这就够了。”
深圳二十多年的飞速发展,也给庄锡龙的漫画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翻开他厚厚的作品集,“从背心拖鞋到T恤西服皮鞋,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轿车,从铁皮屋到小洋楼再到高楼大厦,从白炽灯到日光灯到豪华灯饰”,这些还只是表象。庄锡龙的漫画更多的是针砭深圳在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和不良风气、丑陋行为等等。深圳大学的苏东天教授曾说,如果将庄锡龙的漫画全部展出的话,那就是一部形象的深圳发展史。
1993年,庄锡龙成为深圳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在当时的这批国家级的专家中,没受过高等教育的庄锡龙,他的学历也许是最低的。但深圳更关注的是这个漫画家的作品给这个城市和他的人民带来的思索和荣誉。
漫画的未来
现在的庄锡龙的作品不像以前那么多了,但这绝不是那种功成名就般的懒惰,庄锡龙现在更多地想的是对中国漫画未来的思考。庄锡龙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漫画主要的功能还是讽刺,但另一方面,它讽刺的背后还要发自于一种高于生活的人文关注。只有超越了激进的狭隘观点和立场,站在较高的角度去审视你所关注的事,漫画就会显得更加富有生命力。
看到现在漫画界那股“哈韩哈日”风,庄锡龙不无担忧地说:“我并不是说韩国、日本的漫画不好,但模仿他们的风格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至今《大闹天空》、《三个和尚》仍被认为是中国动漫界的经典。我也开始尝试着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技巧来创作“水墨漫画”,现在漫画人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培养出色的漫画人才是当务之急。”
对于现在的一些漫画过于商业化,而时评漫画不断萎缩的现状,庄锡龙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其实,这也不能全怪漫画人,面对目前商品大潮的冲击,商业漫画的利润当然很可观,而一幅时评漫画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稿费低廉,就算你很有热情,但现在发表时评漫画的平台也越来越少,如果现在的漫画人不注重自己知识的积累,不沉下心来体味生活,即使想画也不会画好,因为这种漫画更考验一个人的底蕴,浮躁的心态是画不好的。
让庄锡龙高兴的是,深圳在文化立市中,将动漫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喜欢挑战自己的庄锡龙又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庄锡龙说:“画漫画是我的职业,但在我心底漫画更是我的事业,在漫画的道路上我永远都不会退休,我的漫画事业没有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