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霍杜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种中文名:炉霍杜鹃

种拉丁名:Rhododendron luhuoense H. P. Yang

种别名 :

国内分布:产四川西北部。生于红杉林下,海拔4 000米。模式标本采自炉霍。

海 拔:4000

命名来源:(云南植物研究)[Acta Bot. Yunn. 10(3): 368.f.1: 6-10. 1988]

中国植物志:57(1):176

亚组中文名:辐花杜鹃亚组

亚组拉丁名:Subsect.Baileya Sleurner

组中文名:髯花杜鹃组

组拉丁名:Sect.Pogonamhum G.Don

亚属中文名:杜鹃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Rhododendron

属中文名:杜鹃属

属拉丁名:Rhododendron

亚科中文名:杜鹃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鹃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直立常绿灌木,高约1米,多短而弯拐的分枝。当年生枝纤细,直径约1.5毫米,暗灰色,被盾状锈色后随树皮脱落的鳞片。叶聚生于枝端,革质,芳香,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 长8—12毫米,宽3.5—4毫米,顶端近圆形,具小突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钝,边缘稍反卷, 上面浅绿色,疏生脱落的鳞片,下面密被鳞片,鳞片极小,淡黄褐色,因具长短不一的柄而成多层,中脉在上面下陷,在下面稍突起,侧脉在两面均不明显;叶柄长1—3毫米,密被鳞片。花3—5朵,排成顶生伞形总状花序;花梗长1—2毫米,被鳞片;花萼5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2--2.5毫米,无鳞片,边缘被长缘毛;花冠高脚碟状,长9—11毫米,白色,外面无鳞片,疏被毛,花管长6--7毫米,直径约3毫米,内面至喉部密被长髯毛,裂片5,近圆形,较花管约短1/2,长3--3.5毫米;雄蕊5,内臧,长约4毫米,花丝无毛;子房广卵球形,长约1.6毫米,密被鳞片,花柱粗而短,长不及1毫米。 花期6—7月。

产地分布:产四川西北部。生于红杉林下,海拔4 000米。模式标本采自炉霍。

参考文献:Rhododendron luhuoense H.P.Yang in Act.Bot.Yunn.10:368.P1.1,6—10.1988;横断山区维管植物下册1444.1994.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