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勤克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克勤克俭 ( kè qín kè jiǎn )

解 释 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 处 《尚书·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示 例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撤豆》:“~,无怠无荒。”

近义词 省吃俭用、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反义词 无所事事、挥霍无度、好逸恶劳

“克勤克俭”,最早见于《尚书·大禹漠》有“克勤于国,克俭于家”句,后来的乐府诗中有“克勤克俭,勿怠勿荒”句。“克勤克俭”是能勤能俭的意思。勤,含有勤奋、勤劳等义;俭,含俭朴、节俭等义。勤奋学习才能获得知识,勤于工作才能完成任务,勤于劳动才能创造财富。所以,勤是开源,是创造。俭朴、俭省才能节约财富和时间,直接积累了物资,又间接地延长了生命,所以俭是节流。

引自"河北隆尧表方中学校训诠说"

河北隆尧表方中学校训"克勤克俭,求真求实"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