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女与熊猫
《淑女与熊猫:首位从中国带回其最富异国情调动物的美国女探险家的真实经历》
(The Lady and the Panda : The True Adventures of the First American Explorer to Bring Back China's Most Exotic Animal)
维基·康斯坦丁·克鲁克(Vicki Constantine Croke)著
兰登书屋出版社2005年7月5日出版,精装本400页,定价25.95美元。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被西方称为是"冒险家的乐园",但那主要是商业冒险家和外交人员们的天地,在另外一些爱好文物、喜欢异国动植物的探险家眼里,新疆和川藏等边疆之地才是他们真正的冒险乐园,前者如英国人斯坦因(Aural Stein)、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 Hedin)等人在新疆进行的科学考察和掘取文物之类的活动,后者比如对"中国最富异国情调的动物"熊猫的发现和寻求之旅,都是历经了多代人,前仆后继才得以完成的探险故事,值得大书特书。本期《华盛顿观察》要介绍的《淑女与熊猫:首位从中国带回其最富异国情调动物的美国女探险家的真实经历》就是关于这一题材的一部书,它讲述了一位美国女探险家和中国大熊猫的故事;希望在此炎炎的夏日里,能带给您一丝清凉之意——倘若感兴趣的话,不妨继续搜寻一些相关文章或书籍来读,用遥远的探险故事来打发漫长的酷暑最好不过了。
一直以来,熊猫都默默地生活在中国川藏地区一些与世隔绝的大山间,乏人知晓。但富有探索和冒险精神的西方人在进入中国后迅速地发现了这一珍奇动物。据在四川宝兴邓池沟天主教堂担任神父的法国人皮埃尔·大卫(Jean Pierre Armand David)的日记记载,他于1869年3月11日在当地一个猎人家中看到过熊猫皮,几天后他收购了一头被猎杀的年幼熊猫。1862年来到中国的大卫除了是一名传教士外,还是法国知名的生物学家,他来华的使命之一是为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收集标本。曾发现并命名了多种动植物的大卫在得到了这一"除了四肢、耳朵、眼睛周围为黑色外,其余全为白色"的"新物种"后将之命名为熊猫(Panda,当地的尼泊尔语称熊猫为"nigalya-ponya",意为"吃竹子的熊"),成为将熊猫介绍入西方的第一人。
此后,不断有西方探险家进入中国川藏地区寻求熊猫,其中以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两个儿子克利姆特·罗斯福和小西奥多·罗斯福最为著名。他们于1929年组织了一次猎杀大熊猫的探险之旅,成为第一批猎杀熊猫的西方人。在后来他们的回忆录《追踪大熊猫》(Trailing the Great Panda)中,他们这样描写:"我们同时对渐行渐远的熊猫背影开枪。两枪都命中。......我们再次开枪。它应声而倒, 但又爬起身,跑进浓密的竹林。我们知道它逃不出我们的手掌心......。"罗斯福兄弟及其他一些探险家猎杀的熊猫后来成为在西方博物馆展出的第一批熊猫标本,这在西方引发了一阵"熊猫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探险家来华,其中就包括《淑女与熊猫》一书主人公露丝·哈克内斯(Ruth Harkness)的丈夫比尔·哈克内斯(Bill Harkness)。
哈克内斯出生在一个富裕而具有冒险传统的纽约家族。他于1934年年底——其时他和露丝结婚才两个多礼拜——受纽约动物学会委托,前往中国捕捉熊猫。可惜他时运不佳,红军和各种繁琐的手续,使他迟迟不能亲赴熊猫之乡。1936年2月,他罹患癌症去世。露丝当时是一名时装设计师,纽约社交界的名流,一位有着波希米亚精神的人,不过从来没有野外探险的经验。1936年4月她到中国索取丈夫的骨灰,在读了丈夫临死前写下的游记后,她决定放弃服装事业,实现丈夫的遗愿:把第一只活生生的大熊猫带回美国。
由此可见,露丝之所以能成为西方带回活熊猫第一人,不但靠运气,也靠她的决心。《淑女与熊猫》一书的作者维基·康斯坦丁·克鲁克在阅读了露丝的日记和信件后发现,当时的露丝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为美国带回第一只熊猫了,而是精神、甚至是宗教意义上的。她在整个探险历程中始终十分亢奋,她喜欢中国川藏地区的宁静,她甚至喜欢上了和陪同她一同寻找熊猫的汉族人昆丁·杨(Quentin Young)。
昆丁是当时陪同露丝探险中对她帮助最大的人。当时才22岁的昆丁已经是在中国境内工作的最有成就的博物学家之一(不过是美国公民)。昆丁陪伴露丝的同时,也试图为南京的中国科学院猎取熊猫皮——有说法称昆丁希望杀死一只熊猫,为中国人争光,证明中国人跟西方人一样强。在经过了各种各样包括自然和人文的艰难险阻后,露丝他们于1936年11月9日在今日卧龙的野外找到了刚出生不久的小熊猫"苏琳"(Su Lin,以昆丁嫂子的名字命名)。露丝试图带苏琳离开中国时,曾遭到海关阻挠。但她最终以一纸"小狗一只,价值二十元"的证明书得以过关。昆丁则留在山区,最后他也成功替科学院猎杀了两只熊猫。
1936年12月18日,露丝带着苏琳抵达美国。值得指出的是,一路上,露丝并没有把苏琳关在笼子里,而是始终抱在怀里,就象一个母亲对她的孩子一样。露丝和苏琳所到之处,皆受到当地人民狂热的欢迎。这给尚处于经济大萧条中的美国人带来少有的开心。不过,纽约动物学会下属的布朗克斯动物园(Bronx Zoo)却把熊猫弓形腿和脚趾内翻的特征当成了佝偻病的表现,拒绝买下苏琳。1937年1月,苏琳最终落户芝加哥的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Brookfield Zoo)。
露丝后来又从中国带回过几只熊猫,但却逐渐少了以前的那份激情。因为她发现,在西方人运送熊猫回国的途中,熊猫受到了侮辱式的对待,甚至没到达就病死了。露丝感到了内疚――她甚至因此将一只已运至美国的熊猫又返还至中国。露丝此后一直郁郁寡欢,直到1947年7月20日,她被发现死在一所旅馆的浴缸中——之前她曾试图自杀过。
露丝之后,陆续仍有西方探险家找到过活熊猫,其中最知名的是先后做过哈克内斯夫妇同伴的英国人弗洛伊德·史密斯(Floyd Tangier Smith),他是向国外运送熊猫数量最多的人。但自那以后,或许是因为战争的缘故(二战),事情发生了改变。据《最后的熊猫》(The Last Panda)一书的作者乔治·夏勒的说法,1937年可能是外国人最后一次在野外看到熊猫。尤其是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西方人获得活熊猫的机会更似乎只能是看中国政府是否愿意对其实行"熊猫外交"了。夏勒在中国1980年代初重新对外开放后曾获得一个机会,被世界自然基金会邀请前往中国与中国科学家一起对熊猫做田野考察,正因为此,他在书里不无自豪地说,自己可能是1937年后再一次有幸在野外见到熊猫的外国人。
露丝在1938年曾出版了《淑女与熊猫》(The Lady and the Panda, an Adventure)一书,对她的这段传奇经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此书已经绝版多年,在古旧书交易网上标价已高达100多美元。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淑女与熊猫》的出现适逢其时。作者克鲁克从得知了露丝的经历后,就对之异常着迷,经过大量的调查和采访,以及从露丝的后人手里获得了她本人日记和信件的基础上完成了这一新著,可以说相当忠实地复现了露丝的传奇经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克鲁克于2002年将哈克内斯夫妇的骨灰带到了中国,永远地安葬在他们曾于60多年前探险的土地上。或许,在那里他们能够获得一份永久的宁静。
注:本文写作参考了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11月中文版《最后的熊猫》(乔治·夏勒著,张定绮译)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