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伊斯兰教

卡塔尔伊斯兰教
卡塔尔国位于波斯湾西南岸,阿拉伯半岛东部的卡塔尔半岛上。面积1.1437万平方公里。人口42万(1989)。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还有非洲人、伊朗人、孟加拉人、巴基斯坦人等。99%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为国教。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英语。首都多哈。7世纪30年代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伊斯兰教在当地居民中传播。9世纪末至11世纪初,卡塔尔属巴林卡尔马特国的一部分。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卡塔尔为当地穆斯林小王朝所统治,成为什叶派、逊尼派、艾巴德派和哈瓦利吉派争夺的对象。16世纪以后由奥斯曼帝国统治达200多年。18世纪初,阿勒萨尼家族从阿拉伯半岛的亚比林绿洲迁到卡塔尔,后与其他瓦哈比教派的部落结成联盟,先后形成了几个小的酋长国。19世纪中期,伯努·泰米姆部族统一半岛,1846年,萨尼·本·穆罕默德建立君主立宪的卡塔尔酋长国,由阿勒萨尼家族统治卡塔尔至今。现在,大多数穆斯林属于逊尼派的马立克教法学派,少数为罕百里教法学派。什叶派穆斯林占极少数,属于十二伊玛目派。卡塔尔统治上层阿勒萨尼家族信奉瓦哈比派教义,是穆斯林中最有权势的一部分人。1974年公布的临时宪法中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国家努力推行正统的伊斯兰原则。实行伊斯兰教法,至今国内只有沙里亚法庭,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教规和礼仪。儿童主要在清真寺附设的学校学习《古兰经》和沙里亚法典。清真寺遍布全国各地,首都多哈有清真寺120多座。卡塔尔为“阿拉伯国家联盟”和“伊斯兰会议组织”、“世界伊斯兰大会”、“伊斯兰世界联盟”的成员国。
(杨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