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真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栖真观位于沂源县鲁村镇南7.5公里的安平村西南隅。背倚仙公山(亦称五徒山、古谓斜山)。占地30余亩,四面环山,石秀而林茂,泉池溪流潺缓于侧,注入西庵河,十分清雅。

栖真观,原名上真宫。建筑并列三个院。三院之间有角门相通。中间正门建有门楼,红漆大门,旁有耳门一个,供平日出入。东西两大门是月亮门,整个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主要建筑都是高脊飞檐,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东院:有钟鼓二楼,东西廊房,魁星阁、玉皇殿等。供玉皇、三清、三官、镇武、五祖、七真等神。

中院:有令官庙、奶奶殿、王母宫。供碧霞元君、王母,并附列有眼光、耳聪奶奶、送生娘娘、领生哥、催生姐和蚕姑桃姐等。

西院:有龙王、药王、山神、八腊、至公、火神、土地等神殿,其后院是道众应用的静室、丹房、仓厨等。

据观内碑文记载:“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明真大师无抚子刘正道,保元大师董道常,由邹平县长春观来此筹建”。经至元二十五年至民国二十五年间十二次重修,颇具规模。极盛时道众40余人,庙地120余亩,成为闻名四方的道观。

每年三月三日逢庙会,大开山门迎接四方香客。商贾摊贩也届时云集而来,熙熙嚷嚷十分热闹。

栖真观东院尚存,但亦颓坦断壁了;中院已辟为学校和村办公室;西院已为良田。现尚有数幢历代石碑,砌于校门两侧的院墙上;东院的千年古银杏,盘根错节,老而不衰;中院奶奶殿前的两株翠柏,恰似丽质姐妹,苍郁含秀,默默欲语,似在追忆栖真观当年的盛况。

茅山栖真观

道教宫观。在江苏省句容与金坛两县之间的茅山积金峰西。据元刘大彬《茅山志》记载:为南朝梁时陶弘景中馆;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赐额栖真观。后渐被废。为茅山道观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