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云雀
名称类别【中文名称】日本云雀[1]

【拉丁学名】Alauda japonica
【命名时间】Schlegel, 1848[2]
【英文名称】Japanese Skylark
【科属分类】鸟纲、雀形目、百灵科、云雀属
外形特征

日本云雀是一种小型鸣禽。中等体型的云雀。身长17厘米。上体褐色斑驳,冠羽短。特征为棕色的小覆羽成独特的三角形"肩"斑,白色的眉纹绕棕色的耳羽而过,与白色的半颈环和白色的喉相连接。下体白,胸具近黑色纵纹。较凤头百灵褐色浓且羽冠较短。与亚洲短趾百灵及大短趾百灵的区别为小覆羽棕色。与云雀易混淆,区别在棕色的"肩"斑。与小云雀易混淆,区别在体型较大,飞行时后翼缘较白且叫声不同[3][4]。
虹膜-深褐;嘴-浅黄,嘴端深色;脚-橘黄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于日本。繁殖于日本,部分鸟在中国南方越冬。迁徙时偶见或越冬于中国华南及华东沿海,包括香港

。
生活习性

栖于草地、干旱平原、泥淖及沼泽。正常飞行起伏不定。警惕时下蹲。鸣声似云雀,在高空作叫;于覆盖处被赶时发出短促的byur-rup声。平时在地上寻食,主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吃部分昆虫。
生长繁殖云雀有高昂悦耳的声音。在求爱的时候,雄鸟会唱着动听的歌曲,在空中飞翔,

或者响亮地拍动翅膀,以吸引雌鸟的注意。营巢在荒漠草地上凹坑处,也在种植植物的堤坎上或灌木丛中。巢呈浅杯形,用杂草、毛发、鸟羽、须根等构成,其上有垂草掩蔽,免受风和太阳的伤害。繁殖期4-7月。每窝产卵3-5枚,大小约为9-10厘米。两性轮流孵化,孵化期12-13天雏鸟破壳而出。刚出壳的雏鸟赤身裸体,只在一些部位长有绒羽,留巢期11天,这期间由双亲共同哺育,主要是喂食昆虫的幼虫。
保护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ver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