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河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白眼河燕

白眼河燕 White-eyed River Martin

雀形目 >燕科> 河燕属

PASSERIFORMES > Hirundinidae > Pseudochelidon sirintarae

描述:体型略大(15厘米)的河燕。特征为环眼部具白色的眼镜形斑,阔嘴黄色,尾圆而具飘带,宽阔的三角形翼似燕鵙,腰白色。成年白眼河燕是中等身型的燕子,主要呈黑绿色,臀部呈白色,尾巴有两条特长的羽毛。它们的眼睛白色,喙阔及呈黄绿色。雄鸟与雌鸟相似,但雏鸟的尾巴则没有这两条羽毛,整体亦较为褐色。

成年白眼河燕是中等身型的燕子,长18厘米,主要呈黑色,有蓝绿色光泽,臀部呈白色。背部呈黑色,有绿色光泽,在近尾部有一白间。头部比背部更深色,下颌有黑绒毛。双翼都呈黑色,黑色的尾巴有绿色光泽,有两条特长的羽毛,长达9厘米。

白眼河燕的瞳孔及眼皮呈白色,喙阔及呈黄绿色,上颌端黑色。脚大而且强壮。过冬时它们很静,求爱时的叫声不明。

雄鸟与雌鸟相似,但雏鸟的尾巴则没有这两条羽毛,整体亦较为褐色。雏鸟在1月及2月间开始换毛。

分类:

白眼河燕是两种河燕中的一种,另一种是非洲河燕。这两种河燕有一些独有的特征,包括粗壮的脚及脚掌,并圆顿的喙。从它们的特征及彼此间相距甚远的分布地,可见它们是与主要燕子分支出来的后裔。非洲河燕与白眼河燕最为不同的地方是它们喙及眼睛大小,可见它们所吃的不同,白眼河燕主要吃较大的猎物。白眼河燕的口腔胀大及坚硬,不像非洲河燕的般柔软及肉质。

于1972年,白眼河燕是分类在Eurochelidon属中虽然后来很学者不怎么使用,但现时国际鸟盟仍然沿用此名字。白眼河燕的种小名是为纪念泰国的诗琳通公主

虹膜-白黄色;嘴-黄色;脚-粉红。

叫声:尚无记录。

分布范围:越冬于泰国中部;繁殖区不详

白眼河燕是于1968年在北揽坡府发现的,共采集了9个标本。

白眼河燕一般会在11月至2月间在当地出现,估计它们会在淡水湖的附近觅食,晚间在芦苇床垫栖息过冬。它们可能是候鸟,但繁殖地方不明,泰国北部或中国西南部的河谷是可能的地方。有指白眼河燕在柬埔寨及缅甸出没,但有可能只是迁徙途经此地。

若白眼河燕的繁殖地与非洲河燕的相似,它们有可能栖息在森林河谷。这些地方可以提供沙丘及岛屿筑巢,而林地亦可让它们觅食

分布状况:在中国尚无记录,但此鸟冬季南迁至泰国,理应在中国南方有繁殖。泰国已多年无记录,可能现已绝迹。

习性:停栖于芦苇地,但也可能栖于大河流的卵石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