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序曲(overture)

【音乐体裁】歌剧、清唱剧、舞剧、其他戏剧作品和声乐、器乐套曲的开始曲。17世纪早期歌剧的序曲是一种简短的开场音乐,没有固定的形式。A.斯卡拉蒂的序曲,定型为由“快板—慢板—快板”3段组成,除了开头的快板常用模仿复调技术外,其余两段都用主调体制。这一形式的序曲史称意大利序曲,又称交响曲,如G.B.佩尔戈莱西的《女仆夫人》序曲、C.W.格鲁克的《帕里斯与海伦》序曲。创始于J.-B.吕利的法国序曲,则包含壮严缓慢的引子(常用附点节奏)和赋格式的快板,最后以悠长缓慢的尾声或舞曲结束。G.F.亨德尔和J.S.巴赫的序曲都属这一类型。巴赫的 4首乐队序曲(又称组曲)是冠以法国序曲的组曲。18世纪后半叶以后的古典序曲,大多采用奏鸣曲式的戏剧性结构。歌剧序曲必须起着暗示剧情和引导听众进入戏剧的作用,是格鲁克从事歌剧改革的目标之一。他的《伊菲格涅亚在陶罗人里》序曲,预示了第1场的暴风雨气息。其后的多数歌剧序曲都采纳了格鲁克的这一原则。W.A.莫扎特的《唐璜》和《女人心》序曲,还采用了歌剧中的音乐主题。L.van贝多芬的3首《莱奥诺拉》序曲、C.M.von 韦伯的《魔弹射手》序曲和R.瓦格纳的歌剧序曲,又进一步加强了表现剧情的功能。反之,19世纪法国大歌剧的序曲,往往只是把歌剧中的曲调串连在一起的集成曲。贝多芬的《埃格蒙特》序曲开了为话剧写作序曲的风气之先。继起者有F.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序曲。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把序曲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标题性管弦乐曲,世称音乐会序曲,如门德尔松的《赫布里底群岛》、《平静的海和幸福的航行》、《美丽的梅露西娜》,H.柏辽兹的《罗马狂欢节》、J.勃拉姆斯的《学院节庆序曲》和《悲剧序曲》,都是交响诗的先驱。

【同名歌曲】黄磊

近来养了一只蠹虫

去吃一些夹在旧书页中的字字句句

挺好玩的是蠹虫跟人的阅读习惯不同

它们吃起书来随兴所至

想读哪就吃哪很像我少年读书习惯

有兴趣一路追逐到底

没耐性只捡图片看

当然养蠹虫中假的这是我近来想要的的幻想

实情是我想把读过的书拿来重读

我曾有一段迷恋书的青涩时光

为了搜寻绝版的初版本为了收集各版的翻译本

我曾发疯似地四处向人追问

那段日子

书被我如此挚爱着

人间四月天是引发我这么幻想的引子

像一本书的序它诱发我去找我遗失的记性

也像见老同学似的重读自己挚爱过的书

看看老同学是否无恙

也察察自己在老同学眼中是否依然

人总是会成长变化

尤其是和旧事物放在一起特别显见

等等等等这个专辑

就是我自己记忆书房的十本收藏书

只是

这次我给它们做了配乐及加注我的心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