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洼文化铃首铜短剑
寺洼文化是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寺洼山而得名。分布范围东至庆阳合水,南达西汉水以至岷江、白龙江、嘉陵江,西至青海民和,北至宁夏隆德、西吉。有学者认为,寺洼文化与氐羌族有一定的联系,考古界把寺洼文化与辛店文化、卡约文化、沙井文化并列为西北地区的青铜文化。寺洼文化生产的铜器主要有镞、戈、矛、刀、泡等。
1958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庄浪县水洛乡川口柳家村普查中清理了一座残墓,因为属渭河流域第一处寺洼文化遗址,《考古》杂志1963年第一期报道后曾引起了考古界的极大关注,北京大学将其编入考古教材。1983年,当地文物工作者在该遗址清理了一座墓葬,出土有陶器和铜器,其中一件铃首铜短剑,铸造精美、器形独特、保存完好,1996年9月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
短剑青铜质,表面布粉锈,通长24厘米,剑身长12.5厘米,柄长8厘米,宽2.5厘米。剑身扁平,中脊突棱;柄呈折曲绳索状,中有隔档,柄首镂空,内置铜丸,摇之清脆悦耳。格手为扁平斜齿。短剑系一次铸就,比例适当,寒气逼人。
该剑为典型的鄂尔多斯式铜剑,鄂尔多斯式铜剑又名“直刃匕首式剑”,是我国北方系青铜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因其形状别异而独具北方游牧民族特色。史载:陕西渭河流域的姬周族,由于受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对土地的掠夺性开发利用,迫使他们不得不向西北奔于戎狄之间。他们在吸收、融合西北地区各种文化,尤其是寺洼文化的基础上萌发并发展了先周文化。寺洼文化同先周文化及北方地区的青铜文化,在相互影响、交流、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文化的交互体。虽然各文化同时具有其民族和地方特征,但鄂尔多斯式铜剑这一共同的文化产物,使西北地区不同的民族构成了一个大的文化整体。此剑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攻战、游牧、狩猎和生活的实物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