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笋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甜笋竹(P.elegans McClure)

别名:了竹鸟竹(湖南),花壳竹(海南、广东)秆高4~7m,径可达5cm。叶片下表面密生柔毛,叶片较小,呈矛。新秆密被白粉,秆有细密的纵肋。箨鞘淡棕色,具较密的褐色小斑点并被稀疏而直立的脱落性刚毛;具较发达国家的箨耳;箨舌弧形或隆起;箨叶较强烈皱折。笋期4月中旬。笋极鲜美。秆节较密,可作柄材用。

分布:浙江、福建、湖南、广东等地。

命名来源:[Journ.Arn.Arb 37: 183. 1956]

中国植物志:9(1):297

组中文名:刚竹组

组拉丁名:Sect.Phyllostachys

亚族中文名:刚竹亚族

亚族拉丁名:PHYLLOSTACHYDINAE

族中文名:倭竹族

族拉丁名:SHIBATAEEAE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竿高4.5—8米,粗3厘米,幼竿被白粉;节间较短而长度均匀,表面有细密的纵肋,竿中部节间长12—15厘米,壁厚4厘米;竿环稍隆起,与箨环同高或略高于箨环。箨鞘背面绿色带紫,被白粉及脱落性细刺毛,有较密的小斑点,边缘无毛;箨耳狭镰形,绿紫色,具长而波状弯曲的缝毛;箨舌狭,拱形,淡绿紫色,边缘生纤毛;箨片带状,绿紫色,外翻,皱曲。末级小枝具2或3叶;叶耳小或无,紫色,鞘口缝毛少数或数条;叶舌紫色,明显伸出;叶片较薄,披针形或带状披针形,长4.5—12厘米,宽1-1.7厘米,下表面疏生短柔毛。笋期4月中旬。

用 途:笋味鲜美,是较好笋用竹种;竿节较密,可整材使用。

产地分布:产浙江、湖南、广东及海南等省。生于林中。1938年由海南红毛山引入美国。模式标本采自美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