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登堡号飞艇

“兴登堡”号飞艇爆炸(1937)
飞艇时代始于1900年7月2日,比第一架飞机起飞早了3年。然而在1937年5月6日,飞艇时代突然终结了,原因就在于“兴登堡号”(以当时的德国总统兴登堡的名字命名)在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镇(Lakehrst)着陆时突然起火燃烧,之后不久,希特勒就下令停止使用这种飞艇。飞艇这种当时流行的载客方式,就这样戏剧性的中断了。
1937年5月6日,“兴登堡”号飞艇在一场灾难性事故中被大火焚毁。这艘大的飞艇正在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海军航空总站上空准备着陆,仅花32秒的时间就被烧毁,起火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不过人们认为它是由发动机放出的静电或火花点燃了降落时放掉的氢气所致。直到事故发生为止,“兴登堡”飞艇已12次安全地往返于大西洋两岸之间,共载客1002人次。虽然不是处女航,但是人们依然着迷于这艘壮观的银色飞艇。1937年5月6日,它来到了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镇,准备降落,一群新闻摄影师及电台记者都在场,准备记录下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在最后这次飞行当中,由于是在大西洋上空(加拿大纽芬兰上空)逆风飞行,再加上下大雨,“兴登堡”号迟到了12小时。它在东海岸上空缓慢飞行徐徐下降,以便在傍晚到达,因为这是降落的最佳时间,可是还是因为暴风雨而无法降落,它在机场上空盘旋超过一个小时,等待天气放晴。晚7时20分,飞艇掷下两根着陆线,并准备着陆,这时长972英尺(245米)、重110吨的飞艇在离地面300英尺的空中,突然起火燃烧,飞艇尾部发生了两次爆炸。有原因表明“兴登堡号”穿过雨云时,机体充满了负电荷,当机组人员将湿透的绳子抛下地面准备停泊时,这些绳子就起到了接地线的作用。当飞艇的金属架因接地而充电,机壳便开始升温,高度易燃的涂料开始自燃。当时地面上的人束手无策,10秒钟之内艇身大部分着火,34秒钟后,巨大的“兴登堡号”就成了地上的一团火球,人们眼睁睁地看着700万立方英尺的氢气囊几乎立即被烈焰吞没,燃着的骨架落地跌得粉碎。“兴登堡”号在浓烟之中焚毁。经过海军人员和乘务人员奋勇努力,许多人被抢救出来经过大家的奋力营救,97个人中竟然有61人死里逃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有一个人为了救人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另有一个乘务员在侥幸逃离火海后,又不幸被坠毁的飞艇残骸击毙。到场的记者记下了这一改变飞艇工业的历史性转折。悲剧全程都被拍摄下来且通过电台现场直播。当时地面有22架摄像机捕捉到了“兴登堡”的坠毁惊心动魄的瞬间。这张著名的照片也成为了“震撼世界的照片”之一。同时,这一事件也让德国的国家尊严受损。电台记者赫伯·莫里森发表了著名评论:“噢!对全人类及所有乘客而言,这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灾难之一。”“兴登堡号”陷入熊熊大火的戏剧性影像,引发了人们对整个飞艇产业的安全性的质疑。在事件发生时,已经着手建造另一艘与“兴登堡号”相同大小的飞艇的齐柏林公司,于1940年倒闭了。美国海军的“比空气轻的航空器”计划则始于1921年,终于1961年。摘自《天气改变了历史》
美国探索频道的“流言终结者”通过实验,得出一个结论:“兴登堡号”的起火失事与其表面的铝热剂涂层一定的关系,它是氧化铁外加防潮功能的醋酸纤维制造而成的。这种高度易燃的混合物几乎等同于火箭的燃料。似乎是为了保证它一定会燃烧起来,覆盖在醋酸纤维上的漆料是靠铝粉硬化的,而铝粉也是高度易燃的物质。与其内部填充的氢气是此失事事件的祸首。
美国探索频道一期节目分析的另外一个可能性:由于飞艇晚到,艇长急于降落,在错过了降低时机之后大幅度转向,导致结构破坏,一根固定钢缆断裂划破气囊,氢气外泄,然后因为静电火花引燃了氢气导致的事故。
据说,‘兴登堡’号的设计师胡戈埃春纳曾要求飞艇的‘气球’用较氢气为安全的氦气充气。可是氦气只有美国生产,而美国人又怕德国可能用它来制造武器,结果外泄的氢气终于引起‘兴登堡’号的巨灾。
综上所述,“兴登堡号”穿过雨云时,机体充满了负电荷,当机组人员将湿透的绳子抛下地面准备停泊时,这些绳子就起到了接地线的作用。当飞艇的金属架因接地而充电,机壳便开始升温,高度易燃的涂料开始自燃,这就是失事原因的经过,当然也可能还有固定钢缆断裂划破气囊,氢气外泄,然后因为静电火花引燃了氢气的原因。当然,还有其他说法,飞艇的一位驾驶员一口咬定在“兴登堡”号齐柏林飞艇的内部安放了定时炸弹,是由飞艇坪四周的树林子里的农民在盛怒之下干出来的勾当。
相关报道:
在“R101号”飞艇坠毁以及1933年美国飞艇“阿克伦号”失事以后,只有德国继续建造载客飞艇。
1936年,德国飞艇“兴登堡号”进行了其数次横越大西洋飞行中的第一次。这架飞艇长240多米,是当时所造的最大飞艇。乘客坐在非常舒适和设备豪华的机舱内,以每小时290千米的速度飞行。
“兴登堡号”的设计师胡戈·埃春纳曾要求飞艇的“气球”用较氢气为安全的氦气充气。可是氦气只有美国在生产,而美国人又怕如果向德国供应氦气,德 国可能用它来制造武器,这个决定真是关系重大。
1937年5月6日,“兴登堡号”从德国飞抵美国新泽西州,准备在莱克赫斯特的碇泊塔降落。大约下午7时30分,飞艇突然起火(据文献记载,大火是由大气中的静电点燃外泄的氢气而引起的——译注),许多乘客被火焰吞没,36人不幸罹难。
“兴登堡号”的失事终止了德国的飞艇计划,后来所建的少数飞艇(大多属于军用飞艇)不再使用氢气。它结束了飞艇豪华飞行的一个篇章。
“兴登堡号”惨案给美国公众以强烈印象,因为无线电台记者在飞行现场以直播方式报道了飞艇抵达情况。飞艇着火时,记者的恐惧直接感染了千百万美国家庭,这是首次在目睹事故发生时进行的无线电报道。
当“兴登堡号”飞艇距离莱克赫斯特碇泊塔几米远时,它很快变成了一团橙色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