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八里坌:据传为平埔族原住民部落名称的汉译,因别字而曾有八里岔的误名。1921年雅化地名为八里。

历史

1630~40年代:台湾荷西殖民时期。

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开始,清潮派水师至淡水河口执行海防。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设立八里坌汛。

1718年:淡水河北岸设置淡水营,指挥官阶级是守备。

1731年:雍正九年,台湾北路淡水营的守备缺又调升一级为都司缺。

1731年:雍正九年,设立八里坌巡检,首任巡检是鲁浩,是当时北台湾最大的文官,管辖的地区包括整个大台北以及基隆一带。

1737年:乾隆二年,八里坌建城。八里坌庄民有钱的献地捐银、没钱的出公工,构筑了一座土墙城堡,将巡检的办公厅舍围起来,作为巡检的驻地。

1750年:乾隆十五年,因风灾造成巡检署房屋损坏,八里坌巡检迁移到新庄公馆,此土城便逐渐荒废,到清末仅存残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