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渡大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

关渡大桥
关渡大桥

关渡大桥是横跨于台湾北部的淡水河,连结台北县八里乡与台北市北投区关渡,也是目前淡水河流域最靠近出海口的一座桥。

简史

关渡大桥
鸟瞰关渡大桥以及高速公路

在清朝雍正年间,逃避萧陇社追杀而迁居到小八里坌社(今日台北县淡水镇的竹围一带)的八里坌社原住民,为了能来往于淡水河两岸,于是在今关渡一带搭建了藤桥,此桥史称为“关渡藤桥”或是“雍正藤桥”,藤桥存在的时间并未很久。此后要往来淡水河两岸只能依靠渡船。

1976年,时任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的蒋经国,指示台湾省公路局研究在关渡八里一带兴建一座可便利交通又兼顾国防需要的桥梁。公开徵图后,由林同炎国际工程顾问公司以及中华顾问工程司联合设计的钢构桥设计图在竞图中脱颖而出。桥梁从1980年4月起动工,1983年10月31日完工通车。

工法

由于关渡大桥靠近淡水河出海口,为了行船以及排洪需要,而舍弃了施工容易且省钱的钢筋溷凝土桥,以大跨距的钢构桥为主桥。三座巨拱成为施工的难题,由于向国外租用可容纳三座巨拱的驳船昂贵又缓不济急,因此施工承包商唐荣公司发明出潮汐施工法。先将三座巨拱分别在驳船上制造焊接,同时间进行桥墩的施工。桥墩施工完毕后,将承载巨拱的驳船利用涨潮时拖到定位点,待退潮后水面降低,则巨拱的基部自然就定位到桥墩,再撤走驳船,如此不需重型的起重设备。而主桥钢材大部份也由中国钢铁公司自行生产。

未来

在关渡大桥的下游,也就是淡水河出海口处,计划兴建一座长1公里的淡江大桥,用以快速连接从西滨快速道路到淡海新市镇的车流。预定采用大跨距的斜张桥设计,目前仍在规划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