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症状

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称为症状(symptom),如疼痛,不适,畏寒等。

异常变化引起的现象如能用体格检查的方法检出,就称为体征(sign),例如心脏杂音,肺部啰音,血压升高,反射异常等。

一般说的症状是广义症状, 包含症状和体征两个方面[1], 指疾病引起患者的主观不适、异常感觉、功能变化或明显的病态改变。临床常见的重要症状有发热、疼痛、体重改变、浮肿、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呕血、便血、黄疸、排尿异常、贫血、休克等.

有的疾病,特别是在某些疾病的早期,也可以不伴有症状和体征。据调查,成年人大多都有动脉粥硬化,但其中只有少数人出现临床症状;许多早期癌症的患者也可以毫无主观症状和容易察见的体征。但如果对这些无症状患者进行相应的实验或特殊检查,往往能够发现异常变化。因此,对某些疾病如恶性肿瘤、动脉粥硬化、血吸虫病等在一范围内进行普查,以求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发热一 定义:当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的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

二 发生机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体的产热多或散热少,则出现发热,包括致热源性发热和非致热源性发热。(《诊断学》人卫7)

(1)致热源性发热:

(2)非致热源性发热:

三 病因:临床上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发热。

四 临床表现:按发热的高低可以分为低热、中等度热、高热、超高热。

(1)低热:37.5~38℃。

(2)中等度热:38.1~39℃。

(3)高热:39.1~41℃。

(4)超高热:41℃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