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法统

法统

fǎtǒng

(1) [constitutional and legal tradition]∶宪法和法律的传统

是源自同一宪政基础的一国法律的统一体系。

(2) [legal foundation of the domination]∶统治权力的法律根据

是指导法律实践活动的总体精神,即法律实践活动所要实现和维护的价值。

以此为标准,人类法律实践活动可分为三种类型:

(1)宗教主义型的法律文化。其代表是古代印度、伊斯兰和欧洲中世纪教会的法律文化。主要特征是:政教合一,君主即教主,教徒即臣民,宗教教条即国家法律。如《摩奴法论》、《古兰经》、《新旧约》成为法律的渊源。

(2)伦理主义型的法律文化。其代表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主要特征是:道德伦理教条等同于国家法律,家族首长代行部分国家职能而具有半司法权,国家政治和法律生活带有家族的温情色彩。法律充满了伦理身份上的不平等精神。

(3)现实主义型的法律文化,即不带有宗教、伦理色彩的以人们现实社会关系(政治和经济的)为基础的法律文化,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取代了宗教和伦理主义的等级不平等。

它又可以分为"个人本位"的法律文化和“集体本位”的法律文化。后者包括家族本位、国家本位、社会本位、阶级本位等。

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法统”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独立性并长久地保持下去,虽经社会重大变革也难以从根本上加以改变。“法统”决定着法律实践活动的本质和发展方向。

“法统”的基本特征是:历史发展的纵向稳定性;社会生活的横向普遍性;民族的相对独立性;人类的内在一致性。

“法统”可以用法律思想、法律观念、法律规范等形式表现出来。

“法统”与民族的价值观密切相关,它是该民族价值观在法律实践领城的具体反映。

法统—→以法律和宪法性法律中的某项规定,为统治权力获得来源的传统性。

君权时期统治者主张,它的统治地位和由它控制的国家政权,依据神圣法律建立而不可动摇。

现、当代则演绎为,只有通过周期性、公开投票(大)选举程序,获得的国家权威,才符合法(律正)统。其中,“公权民授”理念,为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国家权力获得唯一来源,违背这个理念获得的国家公权,被视为非法,不符合法(律传统、和法律正)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