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种中文名:观音草

种拉丁名:Peristrophe baphica (Spreng) Bremek.

种别名 :观音草

科中文名:爵床科

科拉丁名:Acanthaceae

属中文名:观音草属

属拉丁名:Peristrophe

国内分布:产海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福建、江西、江苏、上海、贵州、云南

国外分布: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到新几内亚岛也有分布

海 拔:500-1000

中国植物志:70:241

形态特征:草本。叶常卵状矩圆形,顶端渐尖。花序由聚伞花序组成,每个致辞伞花序下托以2枚总苞状苞片,苞片椭圆形至卵状矩圆形。花冠粉红色至微紫色,外疏生短柔毛,种子有小瘤状突起。

分 布:河南、湖北、湖南、江苏、台湾、四川

生 境:路旁、草地或林下。

繁殖方式:种子

习 性:荫生

药用部位:全草

药用功能:风湿关节痛、小儿惊风

药用主治:风湿关节痛、小儿惊风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