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

学校概况:
遵义四中始建于1915年,1953年首批成为贵州省重点中学,是贵州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级示范高中。校园内外绿树成阴,环境优美,是学生读书学习的好地方。
*先进的教学、生活设施: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施齐备,宽带千兆校园网、多媒体阶梯教室、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齐全,普通教室全部安装有多媒体投影教学设施,拥有现代化理化生实验室、音体美专用教室、全塑胶运动场,图书馆藏书8万多册。有能满足1000学生食宿的学生食堂和男女生公寓,公寓房间配有卫生间、电热水器、电话、饮水机等设施。
*学校管理:学校规章制度健全,管理措施具体,坚持跟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的管理服务。
*学校师资精良,学科配套:107个专任教师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57人,一级教师30人,首批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15人,广大教师具有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治学严谨,热爱学生。
优良的教育质量:学校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音体美各项比赛居全市之冠,学生学科竞赛成绩突出,近五年有346人次获国家级、省级等次奖,15人代表贵州参加全国决赛获奖并免试就读北大、清华等大学。2004年600分以上24人,重点大学上线率49%,本科上线率90%。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狠抓学科课堂教学的同时,为学生创造了个性特长发展的良好教育环境。学校音乐、舞蹈、美术活动小组、体育运动队、合唱团和科技、学科兴趣小组以及文学社团定期开展活动。每年举办学生文化艺术节、校运动会、歌咏比赛等,让学生的才艺得到充分展示,全面地培养了学生素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名校佳径,精英摇篮:学校人才辈出,精英遍布世界。海外创业取得成就的博士辛克昌、辛克昭兄妹,政界领导马文俊,作家石永言,诗人廖公弦,任教清华大学的博士金峰、金焱兄弟等都是从遵义四中走出去的栋梁之才;在读清华大学博士王为之,在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博士李彦韬,奥赛获奖免试入读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学生罗孜、骆书娜、龙飞、严昊、冯振兴等都是四中的优秀学子。
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全面完成普通高中为高校输送合格学生、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建设者任务。
治校方针是: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
发展目标是:设施齐备、功能齐全、管理科学、师资精良、
质量一流、全国领先。
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塑造人格,全面发展。
育人观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
会生存 。
成才观是: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
培养学生的具体目标是: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学业优秀、
能力卓越。
校训:团结爱校、博学尚礼。作风:勤政廉洁、务实高效。
教风:敬业爱生、求是创新。学风:勤学善问、扬长进取。
校风:勤奋求实、文明活泼。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管理的层层负责和责任追究制。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教职工实行双向选择全员聘任。现有校长一人,副校长两人。下设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教改科研处、总务处五个职能部门,每处设主任1人。校长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和全校师生员工负责,副校长对校长负责,处室主任对分管校长负责。工作中出现问题或失误,是谁的责任就追究谁。
学校设党总支,下设行政一、二、文科、理科、退离休五个支部,在职教工中有党员38人。学校设团委、工会,设团委书记和工会主席各一人。学校有四个民主党派支部或小组,民主党派成员52人(含退休)。
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目标。学校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全面完成为高校输送合格学生、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建设者任务。”为办学指导思想; 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个别指导的教育教学原则;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把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立足点;坚持发
展为为主线、育人为根本、教学为中心、队伍建设为核心、改革为动力、管理做保障的学校工作思路;走教改科研兴校之路,把建名校、塑名师、育英才作办学目标;营造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氛围;实现以管理求质量、以质量保生源、以生源壮财源的良性发展。
加强制度建设。学校根据实际先后制定了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方案和全员聘任上岗方案、岗位课时津贴方案、教师和员工工作情况考核方案、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学生奖励条例、教学常规、教研常规、请假制度、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编印成《遵义四中管理手册》,初步形成了以制度约束人的机制。
以人为本,以情感人。学校管理重视关心教职工工作和生活,凡教职工遇婚丧或偶发事,领导亲自过问,凡教职工生病住院,领导或亲自探视或派人探视。关心离退休同志,定期召开座谈会通报学校工作。对教职工夫妻分居调动难的问题领导主动关心过问,并出面与相关部门协调,争取解决。对年轻教职工的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也主动关心,遇有困难领导主动出面协调,并制定了对教职工子女就读四中的照顾和奖励办法。学校领导经常走访教职工,主动找教职工谈心,并把学校工作思路和发展思路通报教职工,让教职工知情,从而争取了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长此以往,领导与教职工之间达到了平等沟通和相互理解,促进了全校教职工的人心凝聚,使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共识。
加强班子建设。学校定期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大局利益出发,求同存异,初步建立起一支精诚团结、真诚相待、热爱师生、勤政廉洁、奋发向上、乐于奉献、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队伍。
加强民主管理,搞好校务公开,接受民主监督。我校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对学校管理和建设、改革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决策推动作用。校长全面负责,党总支积极发挥政治保障作用,教代会民主监督这三方面形成合力,致使学校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学校充分尊重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民主权利。工会的民主监督是推行校长负责制的重要因素,学校的一切重大活动都有工会参与,工会干部全面参与学校管理。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福利、慰问、红白喜事等均由工会直接牵头组织办理。工会主席参加行政例会和重要业务工作会,共商学校大事。学校考察、提拔和推荐干部时,都征求和听取工会干部的意见。每次教代会均按法定程序进行,审议校长工作报告和学校经费预决算报告,讨论学校重大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每届大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并将量化评议结果报送上级部门。充分体现了教职工当家作主、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主人翁精神和作用,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凡学校大事,如:学校发展规划、办学目标、改革方案,学校财务收支都定期公布;学校的基建、修缮、购置等项目,向社会公开招标;先进教师、教学能手、师德标兵的评选以及后备干部的推荐均采取民主推荐测评方法,同时在教职工大会上,通报重大校务情况,增加了透明度。通过推行校务公开,减少了教职工的误解和异议,达到了教职工从知情到理解、支持。因此,切实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的建设,不断扩大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渠道,是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根本办法。
深化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学校实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上岗,把政治素质高、身体好、能力强,愿为学校工作奉献的同志充实到中层干部岗位,从而增强了领导班子的活力。让年龄偏大、身体较差的一些同志退养,精简了职工队伍,建立起了岗位责任制、层层负责制、绩效挂钩分配制的管理运行机制,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激励机制。今年学校按“控住一头、放开一片” 原则制定的《遵义四中人事财务体制改革试行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执行。下一步学校将按此方案建立并实施具有更大竞争激励机制的人事和分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