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星
唐星(1892--1964)国民党起义将领, 中将。
原名吉樛,号天闲,字树南,湖南新化人,生于1892年12月23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4期炮科毕业。早年在湘军任职, 1924年任黄埔军校战术总教官、学生总队总队长,1926年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部副部长兼军事教导总队总队长,192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46军新编4师师长,参加北伐,7月任第10师副师长,1929年离职,1930年任第4军独立25师师长,随张发奎反蒋,失败后被通缉,1933年赴日本任训练总监部驻日陆军留学生管理员,1935年回国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高参,1937年4月任中将,抗战爆发后曾任鄂湘川黔绥靖公署参谋长,1940年任第11集团军参谋长,1942年任第5战区军法执行监,1943年11月任第28集团军副总司令,1946年退役,并在上海与中共取得联系,1947年任武汉行辕总参议,1948年冬任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8月协助程潜和陈明仁举行长沙起义,担任国民党方面的和平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后任湖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天津市副市长等职。1964年12月7日在武汉病逝。
沈阳药科大学教授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1990年毕业于沈阳药学院,获药剂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获药学博士学位。1990年至今留校任教。
研究方向:口服缓控释制剂、中药新剂型和制剂新技术。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SCI收载12篇。主编或参编著作4部。胃痛宁片二次开发”项目中美罗胃痛宁片投产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获辽宁省省校合作优秀项目奖;“药用新辅料羟丙基β-环糊精的研制”,获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复方中药多元定位缓释给药系统及其体内外评价方法的研究” 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并于2004年获辽宁省新世纪(第三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