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北京大学工学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北京大学工学院

北京大学工学院简介北京大学工学院是中国著名大学工学院。

工学院现设有能源与资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力学与空天技术、工业工程与管理等5个系,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在未来的人才引进、硬件设施、管理模式和与企业的合作上都有良好的规划。

2005年2月,北京大学决定重新创建工学院。2005年6月北京大学工学院正式组建。2006年3月,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整体进入工学院,加强了工学院的整体实力。

根据学校发展综合布局,北大工学院从成立开始就从高起点出发,立足于尖端科技、交叉学科,如能源与资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现代工业工程等。工学院借助北大雄厚的基础研究和综合学科优势,加强跨学科研究,力争使北大工学院成为国家工程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基地、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研究的中心,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未来工程技术科学领导者、优秀企业家和工程师培养的摇篮,为国家与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北大工学院组建以来,在院系建设、人才引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国际上招聘了一批顶尖科研领军人员,设立了由国内外著名大学校长、院长和知名院士构成的工学院学术指导委员会。

北京大学工学院各系研究方向力学与空天技术系,主要研究方向:

·湍流和复杂流动基础理论·复杂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飞行器导航与控制·飞行器控制系统仿真·先进工程与科学计算·新型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原理·复杂流动的实验、计算与工程应用·复杂智能系统与航空航天结构的动力学与控制 ·飞行器控制

能源与资源工程系,主要研究方向:

·新型能源开发与利用 ·可再生能源 ·水资源研究 ·能源、资源计算与模拟 ·温室气体的控制与利用 ·油气田开发技术 ·资源高效与循环利用

生物医学工程系,主要研究方向:

·生物力学和生物复杂性·细胞与分子生物工程·医疗器械·数学与计算生物医学·生物医学图像与信息处理·生物医用材料 ·生物功能分子与系统工程·生物界面和功能材料·生物医学建模与仿真·细胞力学与微纳米技术·生物信息学·医学信号和图像技术等

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系,主要研究方向:

·纳米材料与器件·生物材料与器械-LBMD·环境与能源材料·智能、光电材料·材料计算与模拟·材料表征与测试 ·磁电复合材料·纳米力学、纳米电子、生物医学工程和数码人

北京大学工学院

工业工程与管理系,主要研究方向:

·药物信息与工程研究·工业工程与科技管理·质量控制和可靠性分析·物流技术与供应链管理

北京大学工学院的成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现代工业技术愈加处于关键地位。北京大学原有的学科设置偏向文、理, 医等学科,在基础学科教学、科研实力占据国内首屈一指地位的同时,面向现代工业技术的工程学科未得到充分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国家需求、经济建设相结合,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工业兴国战略,帮助北京大学基础学科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转化,为祖国的建设服务,就成了摆在北京大学面前的一项重要使命;另一方面,北京大学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在未来尖端新技术的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占有一席之地,学科完备十分重要。这些需求,就要求北京大学大力发展工程学科。

北京大学在人文、社会、理学、医学等诸方面都有极深厚的实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工学院,既可以加强北大的工科文化,又能切实促进国家高科技、新技术的发展,为营造创新型社会做出贡献。

北京大学在工程技术人员培养、应用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等方面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从目前的条件和国家发展形势来看,北京大学有条件组建起点较高的新的工学院的模式,使之成为完备的研究型大学。2005年2月,北京大学校长办公会议决定利用自身强大的理科、医科以及人文科学的综合学科优势,重新创建工学院。

北京大学工学院的建立从一开始就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工学院看齐,跳出现行的办学体制之外进行设计,本着建立世界一流大学这个总目标,从教员队伍、学院结构、管理体制、课程设置等方面直接引进国际一流大学工学院的成功经验,希望在十年内建成同国际接轨的世界一流的工学院。

北京大学工学院的发展北京大学工学院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正在面向全世界招聘顶尖人才。计划在未来5至10年内,北京大学工学院将拥有150名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教授。

在硬件设施方面,学校将为工学院新建两栋教学和办公楼,总面积达40000平方米。

在管理模式上将与国际接轨,工学院实行院长负责制,在学校统一规划和授权下,享有独立的人事权、财务权和学术管理权。

工学院也将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力争达到教学、科研、应用一体化。

未来的北京大学工学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热忱地欢迎你的到来。用你的智慧和才干,来共同推动工学院的发展,让北大能为你而骄傲!

北京大学工学院

北京大学工学院师资队伍

北京大学工学院目前有教师86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新世纪人才9人,他们均活跃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工学院教师具有数理背景强、理工结合的特点,学风严谨、勤恳敬业,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素养。

北京大学工学院
工学院大楼

每年均有多名中青年教师获得各种教学奖励,如周培源力学奖、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王阳元杨夫清院士奖、优秀青年教师奖、正大奖教金、安泰奖教金等等。在2000年~2005年期间,还有3名教师被评为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

从2008年起,工学院还和世界顶尖的工学院---美国The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联合培养研究生。

从2009年起,北京大学、美国埃默里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共同携手打造出全新的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培养生物医学工程博士。有意申请的学生可选择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美国亚特兰的佐治亚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或埃默里大学任意一所学校为主校区。学生将有一个主校区的导师和一个来自第二校区的合作导师。学生就读期间的多数课程和研究工作将在主校区完成,但有至少一年的时间要在第二校区渡过,包括选修课程并在合作导师的实验室中从事科研工作。多数课程将采取英语教学,同时学生需要按三所院校的共同要求完成唯一的毕业论文。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进展的学生将获得项目的资助。

北京大学工学院学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力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力学

·国家重点学科: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博士点8个: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工程力学、力学系统与控制、生物力学与生物医学、能源动力与资源工程、先进材料与力学

·硕士点10个:生物医学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工程力学、力学系统与控制、生物力学与生物医学、能源动力与资源工程、先进材料与力学

·工程硕士项目:国际药物工程管理硕士项目(本项目是传统MBA/EMBA与药监科学和药物工程的创新组合。课程体系由美国FDA专门为北京大学设计,并担任顾问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美方代表。)

·生物医学工程博士项目: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埃默里大学联合推出的培养博士项目,从2009年开始实施。

学生培养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好的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多元化的校园,最适合人才的成长。北京大学工学院在教育方面秉承北京大学厚基础的特色,重视数理化以及力学和计算机的基础教育。我们的培养理念是:

·坚实的理论基础·视野开阔、勇于创新·热爱祖国、忠于事业·综合素质强、全面发展

北京大学工学院
北大工学院学生在“挑战杯”上

北京大学工学院从2006年起招收工学类的本科生。学生入学后前三学期不分专业,第四学期可在学院的本科专业中选择。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的特长后,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工学院的学生不仅可以在学院内自主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还有机会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

为了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我院鼓励中、高年级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受导师的直接指导。学院非常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我院学生在学校每年一次的挑战杯科技竞赛中已连续第七年进入团体前三名。我院还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授、学者以及大公司的成功人士前来举办讲座。

北京大学是全国中学生心目中的圣殿。每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文理科前十名的学生中有70%报考北大,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赛金牌得主中的大部分也被保送进入北大学习。在北大工学院学习,就是与国内最优秀的学生同窗,共渡美好的大学时光,共建难忘的同学情谊。

北京大学工学院开设专业北大工学院目前有四个本科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工程结构分析专业、能源与资源工程专业、航空航天工程专业。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理学位):前三学期学习基础课,此后按“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动力学与控制)”、“计算力学”等专门化方向分流培养并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后既可继续在这些专门化方向攻读研究生,也可从事各工程科学、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新技术开发工作和教学工作。

工程结构分析专业(工学位):不仅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实验及计算机的基础培养,而且着重培养学生有关结构工程的分析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使他们成为以应用与发展计算机技术进行结构设计与分析为专长的人才,毕业后既可以继续读研究。

能源与资源工程专业(工学位):前三学期学习基础课,此后根据学生意愿,分到“可再生能源”、“节能技术”、“油气工程技术”、“水资源”、“资源勘探”等专门化方向分流培养并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后既可继续在这些专门化方向攻读研究生,也可从事可再生能源技术、水资源、能源勘探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新技术开发和教学工作。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工学位):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定位为:“理科基础、工科取向”。从一年级的基础课起,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就要受到高于工科院校的严格的数学、物理、化学训练,在专业基础课阶段又分别受到严格的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基础理论训练。在专业知识培养方面,强调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而不局限于某个专业领域。依靠北京大学工学院原有的优势学科,在“气动与推进”、“结构与材料”、“控制与导航”三个方向开设一批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及科研需要在其中任选一组专业课程。毕业生可直接进入航空航天部门的科研院所和工程单位工作,也可在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力学等相关专业继续深造。

北京大学工学院科学研究

北京大学工学院
航空航天研究所

北京大学工学院有着宽松的科研环境,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的管理模式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湍流与复杂流体国家重点实验室、空气动力学实验室、智能控制实验室、现代力学测试分析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固体力学实验室、航空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实验室、冲击动力学实验室、石油与地热技术研究所、水资源研究中心、高等油藏模拟中心、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及计算机教学实验室、航空航天研究所等,为我院各系的科研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北京大学工学院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乔治亚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有经常的学术往来,与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有合作关系。每年都有许多海内外专家、学者来院进行学术交流,联合培养与指导学生;同时学院每年都派出部分教师赴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修、工作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个学期,学院的学生们都有很多机会聆听国内外知名学者的精彩学术报告,与大师们面对面地进行学术交流。

北京大学工学院聚集了国内外众多的知名教授,在先进材料、能源与资源、生物信息、控制理论、湍流的物理机制、工程科学计算、大规模数值模拟、航空航天、工业工程等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及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们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水平,部分成果得到国际公认。

工学院的国际/国内合作自成立以来,工学院先后与维也纳技术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工学院、哥伦比亚工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康奈尔大学、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瑞士联邦理工大学(洛桑)、瑞典皇家工程院、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天主教大学、美国GIT/Emory大学、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技术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泰国朱拉隆宫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日本山形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

同时,工学院还与美国Apple公司、空中客车(Airbus)、斯伦贝谢公司(Schlumberger)、Axcelis Technologies、Schlumberger技术(北京)公司、斯伦贝谢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进行了合作。

北京大学工学院
军训

在国内,北京大学工学院绍兴技术研究院、无锡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区(B-Park)北大工学院精密医疗仪器研发中心、北京大学工学院与天津钢铁有限公司共建“过程节能与资源再利用”联合研发基地、北京大学——山西新能源新工业产业化中心等产、学、研基地已经建成或投入使用。

北京大学工学院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双方同意筹建总环部和北大工学院联合实验室;合作重点在动力学和空间碎片这两个领域中开展,空间碎片专题由龚自正教授(总环部)和刘凯欣教授(北大)负责组织,动力学专题由樊世超副主任(总环部)和陈璞教授(北大)负责组织;针对动力学和空间碎片这两个专题共同申请国家的项目;根据总环部提出在动力学和碎片方向急需解决的问题,确定开展研究的具体课题,共同进行研究。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空间飞行器总装、空间环境和力学环境以及可靠性试验、空间飞行器环境模拟设备和环境试验方法研究、空间飞行器用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以及小型总装测试的专业性机构。拥有国内最大最先进的大型空间环境模拟设备及系列配套的中小型热真空容器,无油超真空设备,还有系列电动振动台和液压振动台,声学试验设备,爆炸分离试验装置,小型、中型和大型离心机,冲击试验台。为各类卫星零部件和整星进行振动、噪声、模态等动力学试验。能为各类卫星进行整星热控制和热真空试验。是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空间技术研制生产中心。

这些合作项目与基地建设为北京大学工学院的教师、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科学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后盾。

学生工作北京大学设有多种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我院2001-2004年度有194名学生获得奖学金,264人获得奖励;2002-2006年度有122人获得助学金;2000-2005年度获得助学贷款的学生达104人。

该院设有专门的学生工作办公室,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和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组成,负责学生的管理、教育与服务等方面工作。自2004年起,我院还为本科生配备了导师,每个导师辅导8~9名学生。他们热情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组织安排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与国情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养成勤奋认真、团结向上的风气,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敬业精神。

美好前程

北京大学工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物理基础,具有一定的工程知识和实验的能力,更具有特色的是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原理和应用知识,受到编制程序、计算机绘图、数据处理等训练。因此,我们的毕业生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中,从提出科学简化模型到理论上解决问题或用数学方法算出结果,都表现出了敢于攻关,善于解决问题的优秀素质。近年来我院约65%的本科毕业生经免试或考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其它毕业生进入国内外其他大学或研究机构、工业部门与高新技术领域从事与力学、工程科学和计算机应用等相关领域的工作或学习。

随着工学院的迅速发展与完善,我们相信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北大工学院毕业生的身影活跃在国内外的各行各业之中。坚实的数理基础、求实的学术风格、灵巧的动手能力、善于解决问题的优秀素质……这一切将为北大工学院的毕业生们造就令人瞩目的、美好的前程。

北京大学工学院

工学院本科生课程设置

第一学年 不分专业

微积分(一)、微积分(二)、线性代数与几何、概率与数理统计、计算方法、普通物理学及实验、理论力学、普通化学、热动力学、现代工学通论

第二学年以后必修课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高等微积分、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材料力学、数学物理方法、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力学实验等

工程结构分析专业常微分方程、材料力学、工程数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弹性力学、结构力学及其矩阵方法、工程设计初步、力学实验等

能源与资源工程专业世界能源与资源通论、普通地质、资源地理、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学、渗流物理、应用地球物理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数值模拟、微观经济学等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空气动力学I、飞行器结构力学、航空航天概论、机械设计基础、电路与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工程热力学、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结构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限选课(至少21学分)、常微分方程、 工程数学、电磁学(普通物理)、近代物理(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B)(一)等

选修课 各专业均有

微机原理、固体力学进展、流体力学进展、工程材料概论、生物医学工程概论、系统工程概论、系统与控制引论、智能优化算法引论、生物固体力学、生物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粘性流体力学、塑性力学、振动理论、断裂力学、弹性板理论、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气体力学、传热传质引论、工业空气动力学、工程塑性力学、工程流变学、经典力学中的数学方法、现代数学引论、力学史、土力学与地基、专业英语、有限元法、计算几何、工程CAD、概率与统计、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图像处理、医学信号与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传感器、生物信息学算法导论、油气田开发、提高采收率、测井理论与解释、油田化学、地震解释、钻井工程、地面储运工程、石油地质、采油工艺、试井理论、石油仪器仪表、燃烧物理化学入门、燃烧技术、生态环境概论、大气空气动力学、环境污染化学、系统生态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水文水资源、地下水动力学、非饱和带水文学、污染物运移与治理等

历史上的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大学在早期历史上是学科齐全的,有文科、理科、农科、工科等各类学科。1946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基于当时中国工业力量薄弱、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匮乏之现状,北京大学依托当时理学院之雄厚基础,正式挂牌工学院。当时北大工学院人才济济,名家云集:院长为马大猷先生,教授如钱伟长,钟士模,孟昭英,唐统一,董树屏,兼课教授如江泽涵、王寿仁、刘开祥、赵广增、钱三强,新聘教授如傅鹰、缪仲华、王俊奎、陈国符、王之轩等,均为饱学之士。

北京大学工学院
马大猷院士

1938年,北京大学工学院在京恢复招生,建筑工学系主任为土木工程师朱兆雪,沈理源、钟森、赵冬日等继续出任教职。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为北京临时大学工学院,1946年由北洋大学接办,改称北洋大学北平部,1947年改回北京大学工学院。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北大工学院机、电、土、建4系合并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合并到天津大学,北京大学工学院建制撤销,北京大学成为以文科、理科基础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在长期的工科教育历史中,北大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五千余名工程技术骨干,当时的助教如高景德、黄宏嘉、邓稼先、朱光亚等,后来均成为著名的专家学者。

合并前的数学力学系/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北京大学工学院
周培源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其前身是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于1952年院系调整时建立。建立之初,为满足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就设立了力学专业。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力学专业。力学教研室于1953年成立,由周培源出任教研室主任。

力学专业设立之初,基本参照苏联莫斯科大学模式。十分注重数学基础,这一点长期影响着力学专业乃至后来力学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成为北京大学力学系的优秀传统之一,保留至今。五十年代,百废俱兴,力学专业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1955年,周光炯,王仁先后自美国回国来数学力学系工作,钱学森、郭永怀两位著名力学家,回国不久,也在数学力学系兼职教授,开设课程,对力学系的教学科研工作给了极大的帮助。陆士嘉、钱伟长、胡海昌、吴林襄等著名学者也都给力学专业兼过课。力学专业为国家培养了第一批急需的力学专业人才,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58年,在数学力学系建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低速风洞,为第一批国产歼击机的研制试飞立下汗马功劳。这台风洞四十多年来一直正常运转,今天仍然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着作用。

十年动乱给力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冲击。1969年,力学专业迁往陕西汉中,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但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武际可等仍完成了“旋转壳的理论分析及其在大型冷却塔等方面的应用”项目,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大型冷却塔有限元分析程序在八十年代初为电力部门逐渐接受,迄今全国有四五百座大型冷却塔用此程序设计,约占全国火力发电的一半以上,无一发生事故。

1979年,力学专业迁回本部。不久,北京大学力学系正式成立。周光炯任系主任,朱照宣、武际可、刘必佐任副系主任。1983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1987年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1983年建立了湍流研究室和环境流体研究室;1984年建立了工程科学教研室和测试分析室;1985年建立了计算力学与应用数学教研室,很快建立了一定的规模。1985年与技术物理、地理系部分教师组成了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1986年又与地球物理、无线电、物理诸系合作成立了北京大学非线性科学中心。这十几年,力学系教学科研工作欣欣向荣,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92年统计资料:专著44部,译著30部,论文1500余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力学系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1994年力学系更名为力学与自动控制系,在高年级课程中加入了控制论方面的内容;1996年,再次更名为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并分别招收力学专业和工程专业本科学生。这一切,都体现了力学系根据变化着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科研方向,使其一方面紧跟国际先进水平,另一方面紧密结合国内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的新思路。新一代的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他们不断给力学系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活力。

北京大学工学院大楼◆大楼位置

北京大学工学院大楼位于北京大学燕东园区,与北大物理学院相邻。

◆项目简介

北京大学工学院大楼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7亿元人民币,拟于2008年竣工。建筑内容包括:行政办公室、教研人员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图书室、报告厅、机房、库房等。它的建成将彻底改善学院目前存在的科研基地分散、招生规模受限等不利局面,促进北大工科长期健康扎实的发展,是将北大工学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工学院的有利保障。

◆学院概况

北京大学工科教育和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在北大早期历史上就设有工科专业;1946年(原)北大工学院挂牌成立;1952年由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大工科并入其他高校,工学院撤销建制。在此期间,北京大学先后为国家培养了五千余名工程技术骨干。我国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如:钱三强、邓稼先、朱光亚等,都曾毕业或任教于(原)北京大学工学院。他们为新中国工业学科和工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现代工业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愈加处于关键地位。2005年,北京大学依托自身强大的理科、医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优势,重新创建工学院。新成立的北大工学院突破传统工学院的学科布局,重点发展面向未来尖端新技术的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学院下设五个系:力学与空天技术系、能源与资源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系、材料与纳米技术系、工业工程与管理系。

北大工学院现拥有1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博士点(其中3个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学院借鉴国际一流大学工学院在教员队伍、学院结构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聚集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他们大多具有数理背景强、理工结合的特点,在先进材料、能源与资源、生物信息、控制理论、湍流的物理机制、工程科学计算、大规模数值模拟等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及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他们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水平,部分成果得到国际公认。

面向未来,北京大学工学院将借助北大雄厚的研究基础和综合学科优势,加强跨学科研究,着眼于朝阳工业和国家重大项目,注重与产业的联系,以工程科学为主,建立工程研究的思想库,致力于把北大工学院建设成为国家工程研究和教育的基地、世界水平的工学教育中心、未来工程技术的研发中心、未来工程领导人和企业家的教育培训中心,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科技驱动力,力争在十年内与国际接轨,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