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益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朱益栋(1911~1986)

浙江杭州人。民国26年(1937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民国35年赴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医学院研修血液病学。曾任重庆歌乐山医院内科主任、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内科学教授。解放后,历任上海第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副教务长、副院长,卫生部血液病和病理生理专题委员会委员、卫生部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病理生理学编审小组组长,国家科委医学专业组组员,中国生理科学会副理事长。

朱氏早在40年代即开始血液病学研究,进行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发表《乌拉旦和氮氚在骨髓和白血病人血液培养中对粒细胞的作用》、《伤寒化学治疗的初步报告》等论文。50年代起,开展实验性白血病病因学研究,首先在国内应用爱立希(Ehrlish)腹水瘤的无细胞滤液进行诱发白血病实验,发表《小鼠6565型病毒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生物学特性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移植皮片排异反应的体内外观察》、《移植免疫和单克隆抗体》、《微循环障碍与休克》等论文30余篇,两次获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级奖。主编有《病理生理学讲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参加编写《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病理生理学》、全国统编教材《病理生理学》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