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清真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嘉兴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在浙江省嘉兴市城内通济桥南。原名真教寺,俗称回回堂。明万历三十年(1602)由穆斯林人士马仲律等集资兴建。清乾隆十一年(1746)、三十九年(1774)由沙大成、郭载汾等先后两次捐资主持重修,改称礼拜寺。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全寺建筑由门楼、大殿、讲堂、水房、清泉亭、古碑和清真女寺等组成。其建筑布局匀称,结构严谨,颇有明代江南庭院建筑风格。寺门向东,门楼两层,上下各3间,下层中间为通道。大门对面立砖雕照壁,上刻有“天方咫尺”4字。进大门穿二道门,过天井为讲经堂,讲堂内有阿拉伯文书法中堂、对联。讲堂北小院内有一小楼,上层为阿訇静修、教经之用,下层为殡葬设施处所。礼拜大殿与讲堂相连,东西径长12米,南北3楹宽度11.3米,殿内有4根楠木大柱,故又称“楠木大殿”。梁架上6处雕刻有阿拉伯文《古兰经》文,字体苍劲有力,前梁雕刻花卉图案,大殿屋脊有5块见方的阿拉伯文砖刻,刻文呈圆形。礼拜大殿前庭院内南侧,有一座攒尖鼎和清泉亭,亭内有古井、古碑。寺内有明万历三十年(1602)嘉兴府同知马化龙撰文的《嘉兴府建真教寺碑记》石碑一座,正面碑文记载了该寺建筑年代,背面的碑文为清乾隆《重修嘉兴府礼拜寺碑记》。寺内还有当代书法家王个簃、王遽常、程十发、费新我等书写的“清真寺”、“真哉为清”、“认主独一”、“清真为本”等匾额及条幅多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和1981年两次修葺,保持了全寺建筑的原格局,现被列为嘉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克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