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打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迎春后第二天早上,纸扎牧童春牛,就放在大堂前坝,打春的老百姓拿竹鞭,络绎不绝来“打春”。在县府中人出堂说完四言八句之后,人群一拥而上,扬鞭打春牛,尽把一个大的纸扎牛和牧童打得支离破碎,然后就围抢春牛纸屑、篾条,说是吉祥之物,要带回家去供奉。一说此举,渊源于“鞭找杨广变春牛”。传说杨广皇帝为了选美,身藏在春牛肚中,偷看市上的美女,百姓知晓,便奋走鞭打杨广。可见,春牛迎春之说,可能在隋代已成风俗。而另一新说,扬鞭打春牛是为了忙于春耕,起动员春耕的作用,此说尚有些可取。

解放后,五十年代初,土改后的农民兴高采烈,也组织迎春队,请县长陈光登坐,陈县长惋言谢绝,期望农民兄弟努力生产,支援国家,其后失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