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春月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概况【作品名称】减字木兰花·春月[1]

【创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苏轼

【作品体裁】词

原文减字木兰花

春月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注释⑴香醪:美酒佳酿

⑵婉婉:形容香味醇清和美。

词牌【减字木兰花】

词牌名,简称《减兰》,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换韵方式为“甲乙丙丁”。

格律(○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春庭月午,

⊙○⊙▲(仄韵)

摇荡香醪光欲舞。

⊙●⊙○○●▲(协仄韵)

步转回廊,

⊙●○△(换平韵)

半落梅花婉娩香。

⊙●○○⊙●△(协平韵)

轻云薄雾,

⊙○⊙▲ (三换仄韵)

总是少年行乐处。

⊙●⊙○○●▲(协三仄韵)

不似秋光,

⊙●○△(四换平韵)

只与离人照断肠。

⊙●○○⊙●△(协四平韵)[2]

作者

减字木兰花·春月
作者苏轼

苏轼[3]

(1037~1101)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

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词存三百四十多首,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品今存《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词有《东坡乐府》等。[4]

简析皓月当空,与友人小酌堂前,梅香阵阵,月色溶溶,如此春宵,确是少年行乐的佳境;不像秋光那样,只照着断肠的离人。词的意境宛如一杯醇酒,饮之令人欲醉。据《后山诗话》载,苏公居颍,春夜对月。王夫人云春月可喜,秋月使人生愁。公谓此意前未及,遂作此词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