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地平线
《消失的地平线》(英文名:Lost Horizon)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名西方人闯入了神秘的中国藏区,经历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
这部书是终造就了西方乃至世界的“世外桃源”。
作者简介詹姆斯·希尔顿[1](James Hilton),美籍英国著名作家,1900年9月9日生于英国格兰来镇,1954年12月20日逝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其著名作品有《失去的地平线》、《再见了,奇普斯先生》(1934 年)。
出版时间:1933年4月
主要内容本世纪30年代初,南亚次大陆某国巴司库(作者虚构的某国城市名字)发生暴乱。英国领事馆领事康威(Conway)、副领事马林逊、美国人巴纳德和传教士布琳克洛小姐于5月20日乘坐一架小型飞机撤离巴司库,欲飞往巴基斯但的白夏瓦。飞行途中,他们发现飞机离开了原定航线,沿着喜马拉雅山脉由西向东偏北方向飞行;飞行员也不是平时的费纳,而是个带武器的陌生人。飞机被劫持了,他们手无寸铁,对此无可奈何。
一夜,飞机降落在一座狭长的山谷口,飞行员不知何故濒于死亡,四乘客安然无恙。第二天清晨,飞行员在临死前断断续续地说,这里是中国藏区,附近有一座叫香格里拉(Shangri一la)的喇嘛寺,他们只有到那里才能找到食宿。 当他们正准备向香格里拉走去时,一位由十几个藏民簇拥着能讲一口纯正英语的张姓汉族老人出现了。老人告诉他们,这里叫蓝月山谷,是进香格里拉的唯一通道。山谷前端的那座形如金字塔高耸人云的雪山叫卡拉卡尔,海拔28000 英尺以上。张带着他们爬山攀岩,几乎走了一天,最后穿过 一片云雾缭绕的林海,终于到达一座喇嘛寺——香格里拉的中心。 喇嘛寺领导着整个山谷,形成香格里拉社会。 香格里拉居 住着以藏民族为主的数千居民,居民的信仰和习俗不相同,有 儒、道、佛等教派,但彼此团结友爱,幸福安康。在香格里拉的 所有领域,在处理各教教派、各民族、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时都守着“适度”的美德。认为人的行为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是罪恶的根源,只有适度是完美的。这使 得香格里拉社会祥和安宁。
香格里拉有许多神秘、奇妙的事情。最令人惊奇的是, 这里的山民都十分长寿,许多超过了百岁并显得年轻。长期修 持藏传密宗瑜伽的最高喇嘛有250多岁,理政香格里拉已100 多年。然而,香格里拉的居民如果离开了山谷,便会失去他们 的年轻。
在香格里拉,康威和张以及最高喇嘛进行多次交谈,探讨了一系列宗教、哲学问题。康威是一个“精神和肉体”两方 面均十分优秀的年轻人。通过交谈,他已和最高喇嘛建立了 某种程度的“心灵感应”,而最高喇嘛也有意选康威做他的继 承人——事实上,这也正是他们的飞机降落在香格里拉的真 正原因。 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和观察,他们四人均认为香格里拉 是他们所见过的最幸福的社会。康威迷恋香格里拉的优美恬 静,巴纳德舍不下香格里拉丰富的金矿,布琳克洛小姐则准备 在香格里拉传播她所信仰的宗教教义,他们都不愿离开香格 里拉。只有马林逊总想回到英国,但路途遥远,又不能孤身一 人回去。 马林逊终于抓住了最高喇嘛辞世。马帮脚夫送货到香格 里拉的机会,请求康威作伴离开香格里拉,而康威因为香格里 拉喇嘛寺里另一位神秘的满清皇族小姐洛森的原因,同意跟 他们一起离开。 康威再次出现时,是在重庆的教会医院,他已丧失记忆, 马林逊不知所踪,而在香格里拉看上去只有18岁的洛森,成 了医生眼中“见过的最老的女人”,她在把康威送进教会医院 后,也很快死去。在坐船回英国途中,康威在听肖邦的钢琴演奏曲时恢复 了记忆。这时,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悲哀。一种“宇 宙的,遥远而非个人的 悲哀。当天夜里,他便独自一人悄然离去,不知去向。
小说描绘了一个隐藏在中国西南部的净土乐园--充满祥和、宁静、永恒和神秘色彩的藏族生息之地。小说中,作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王国。在那里,三条河流交汇在一起,群山高耸入云,山顶白雪皑皑,脚下深草成茵,覆盖大地。
作者把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大萧条、全球探险热等融入书中的人物中。反映当时人们就是努力追求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这部小说惊险、刺激、离奇、富于戏剧性。更难得的是,阅读这部小说将是一次身体、心智和灵魂的体验。
香格里拉就像西方版的桃花源(《桃花源记》,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也是一个难以找寻、神秘的理想国。可是香格里拉比桃花源入世,它会和世界有限度的接触,不会放弃科技文明的成果;它主张中庸之道,它不会偏激,但亦不会过于心如止水,无欲无求。香格里拉更有其自身的责任,乃为世界即将来临的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做准备。它其实是一条现代的挪亚方舟。
《失去的地平线》发表后,成为当时的最畅销书并获得英国著名的霍桑登文学奖。1944年,好莱坞投资250万美元将 小说搬上银幕,将香格里拉的名声推向高峰,主题歌《这美丽 的香格里拉》随之传遍全球,当时,《不列颠文学家辞典》称此书的功绩之一是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 常识告诉我们,虚构的艺术形象不等于是现实。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讲的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人们不可能在现实 生活中找到与之完全相同的真实事件,然而文学艺术追溯其 源,又离不开现实生活,任何虚构的小说,都不可能是凭空臆 造的,在现实生活中自有它的原型。根据《失去的地平线》一书 的启迪,人们深深领悟“香格里拉”这个世外桃源宁静祥和、人 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外型后,本着去世外桃源追求 美好生活的愿望,去香格里拉陶冶情操,感悟西部藏区独有的 哲学内涵之目标,纷纷踏足在西藏、尼泊尔、印度、喀拉昆仑及 中国的东部藏区,掀起了半个多世纪的寻找香格里拉热。
无数 探险家、深邃哲学的人们,苦苦寻 觅了半个多世纪,所见却都与书中描写的情景不尽一致,却都 无法证实书中所及之深遂哲学,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无论是《失去的地平线》所描述的东方世外桃源式的生活画面, 还是其祥和永恒。宁静淡泊。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 神主题,都能在此得到显现。 1997年9月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在科学、严谨、实事求 是的研究基础上,通过组织专家科考、评审,郑重向世人宣布 香格里拉在中国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揭开了这一世人久 久不能释然的“世界之谜”、“世纪之谜”谜底。随着世界各新闻 媒体的争相报道,云南迪庆藏区成为旅游,探谜的热点,蜂涌 而至的游客对迪庆的神奇自然景观赞叹不已,同时也就引出 对迪庆文化、迪庆藏文化、迪庆香格里拉文化的深层思考。 人们对香格里拉文化的博大给予极强烈的关注,香格里 拉精神,香巴拉文化现象、藏民族文化的内蕴等一系列文化的 考察和探究把香格里拉旅游热推向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
在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府经研中心副主任、课题组组长车志敏代表香格里拉课题组就“迪庆香格里拉,涵盖藏区‘香巴 拉…进行阐述后,立即引起与会记者的兴趣。引发出了透过 《失去的地平线》,以迪庆民族文化为本的香格里拉文化与精 神的研究热。 纵观詹姆斯。希尔顿所著《失去的地平线》一书,其吸引 人之处是对人类一处极其隐秘的净土的生动描述。这一净土 的吸引人之处不仅在于其受大山大川阻隔的深远难涉,还在 于净土中的文化韵味的确引人入胜。这一描写不仅符合人类 对精神境界的追求的惯常做法,也与藏文化中探寻香巴拉的 说法极为吻合。 在此,我们不揣冒昧,就从香格里拉一词,香格里拉与香 巴拉,香巴拉理念,迪庆香格里拉文化内涵,去寻找一个意味, 一种境界,表里一致地去作进一步的充实,同时求教于方家。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詹姆斯·希尔顿
"不久,他转头朝窗外望去。但见,天空碧蓝如洗,午后的明媚阳光下一种梦幻般的景色向他飘来,仿佛一下子就把他余下的呼吸从肺里攫了出来。远远地,在视野的尽头,隐隐呈现出一溜绵延重叠的雪山峰峦,被冰雪装扮得银彩飞扬,雪峰仿佛飘浮在绵绵的云层之上。
飞机整整迂回绕飞了一个圆周,然后朝西面飞去,与地平线渐渐叠合在一起,那地面的色彩强烈慧眼,几乎有些花里胡哨,仿佛就是几个半疯半癫的印象派天才大师笔下的彩画幕布。
此时,在这巨大的舞台之上,飞机嗡嗡沉闷地盘旋在一个深不可测的峡谷上方,对面是一堵陡峭得近乎垂直的白色悬崖,要是没有阳光照射在上面,还会误以为这悬崖就是天空的一部分。就像从莫林看到许多层层叠叠的少女峰般闪耀着令人炫目的灿灿银光。"
此后,是一位新加坡商人找到了书中所描写的“香格里拉”,经过多方对比,专家考证证实是这里,才有了今天云南的香格里拉。
书摘第一章
五月中旬,巴斯库尔的形势更加严峻了。20号那天,裴沙坞派遣过来疏散白人侨民的空军飞机已经到达了。需要疏散的大概有80人,其中大部分人都乘坐军用运输机安全地飞过了崇山峻岭。几架式样不一的飞机也被派来执行此项任务,其中有一架小型客机是印度单达坡的首领借给空军使用的。
大约早上10点左右,4名乘客登上了这架飞机。这几个人分别是:东方传教团的罗伯塔布林克洛,美国人亨利·巴纳德,英国领事休。康维阳副领事查尔斯·马里逊上尉。这几个人的名字后来都曾在印度和英国的报纸上刊登过。
那时康维37岁,他已经在巴斯库尔呆了两年了。他所从事的工作,以他所经历的事情来看,就好像是在赛马中下错了赌注,欲罢不能。他的人生到此已告一段落。本来他在几个星期之后,或者回英国休上几个月的假后,就会被派往其他地方,比如东京、德黑兰、马尼拉或者马斯喀特。干他这行的人永远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他在领事馆工作已经十年了,岁月使他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机会,而什么不是,在这方面他绝不会比别人逊色。他自知与那些美差无缘,反倒让自己心安。这并不是用“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思想来表明自己并不喜欢那些美差。他更喜欢从事那些相对自由,比较有趣的工作,通常也不是什么好工作。这可能让别人认为他做事太不精明,但实际上他觉得自己这样做很明智,因为这十年来他过得丰富多彩而且还算开心。
……